因为疫情,学生们已经网课一个月零8天了。因为已不是第一次网课,所以在刚开始的一周左右,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家长,都已经有了一些应对经验,大家还表现的不错。但是时间一长,各种问题还是不断显现出来,其中由学生自律引发的课堂效率问题尤其突出。
学生说,我总是控制不住玩手机,过后又后悔;老师说,上课提问,喊好几遍没人应;家长说,看着他上课魂不守舍的样子就来气。效率问题确实是大问题,因为担心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期末考试可能会引发的问题,现在已经有多地教育部门明确不再进行期末考试,即使要考试的地方,老师也预测题目不会太难。
为什么离开了学校和老师的监控、管理,学生们的学习表现就一落千丈呢?为什么很多学生对学习总是提不起兴趣呢?凯茜·戴维森在她的《重新认识学习》这本书中说:“在排名前25%的高中生里,引起他们对学校反感和最多抱怨的是无聊和缺乏活力……学生们之所以学无所成,不是因为学校的课也太难,而是因为太无趣了,那些内容根本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我们现在的课堂虽然较前几十年有了一些变化,但是实质并没有真正地改变,知识还是自教师到学生的,是传输式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课堂的活力。戴维森基于自己参与的一个实验,将科技领域的“众包”概念引入教育领域,她认为:“正式的教育通常是教在注意分配中事物的等级排序,而众包则假定没有任何个人比群体的智慧更加突出,不管一个人是多么专业,也不管他有多聪明,都可以通过在团队中共享观点和协同工作来提高和学习。”在她的描述中,老师在课堂上不再是权威,而是与学生一起成为活动的设计者,知识的探究者,甚至有时教师仅仅是一个观察者,学生才是真正的探究者和问题的解决者。在书中,无论是加拿大艾伯塔省农村伊内玆·戴维森女士的课堂,还是旅行者学院邓肯·杰尔曼的课堂,学生都表现出突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在这些课堂中,学生总是充满活力和激情的。
同样是在网课中,儿子班的数学课展现了与其他课的不同之处:数学课上,老师不是权威,很多时候老师会问某个问题用哪个知识点可以解决吗?还有别解法吗?谁尝试了其他的做法?也不断会有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有时,只是临时的一个想法,提出后,大家一起去验证。
前两天看到杭州某学校布置的选择性作业,数学+科学+艺术(科学防疫视频或手抄报):①如何按一定比例稀释和配制消毒液,并在家中展开一次消杀。②科学洗手视频。③如何做好常规防护?任务不限于以上三点,可以任选一或进行有效整合。
“我们知道当学校学习与学生在家和在社区里的生活相关时,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最好。”在书中,戴维森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也许是一种技能和愿望,是在遇到挑战时解决所面临问题的信心来源”。
如果我们的课堂能够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能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大家一起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再遇到网课课会不会是另一番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