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次从电影院出来,朋友问我这部电影怎么样,于是我开始说我的想法,我几乎说了两条街,看到对方的耐心越来越少,问我下一个问题:你看完电影怎么有这么多话说?
今天想到这个问题,联系到写文字的情况,自己总结一下经验。
保持热情。
我以前给自己的总结是:三分钟热度,一股脑的喜欢很容易就会转移注意力,而且并不见成效,因为时间都耗费在选择上。如果觉得自己勤快,那就趁早把热情放在需要专注的事情上,这样你便会觉得无聊的时间其实永远都是宝贵的。
而具体到码字佬这样的事情上,当然你需要保持充沛的热情,因为你不写,没人会知道你有多喜欢你正在做的事。
张爱玲说每次写完一篇,会狂喜。我不能说每个人都是这样,不过我每次写完之后,确实为自己感到高兴。
不要怀疑自己能不能写,而是放好身体,坐在桌子前,摊开稿纸,把热情投入进去。
写作的方向
会为了今天的约稿而写,会为了今天的工作而写,会为了喜欢而写,这都是态度。
方向是:我或许可以写篇小说。也就是内容,问清楚哪个是你最想写的,而且哪些故事或者片段最熟悉,有哪些难忘的事要记录下来,当你坐下把这些问题都想清楚了,你离自己的创作越来越近。
张大春老师《文章自在》,是因为看到孩子长大了,要写作文了,而他看到太多因为作文而苦恼的家长和有关的教育现象,整合一些资料,加上自己的文章,写出这本书。
你关心的是什么,或许说的大一些:价值观。你关心的决定你要写的内容,这是你的方向。
利用好工具箱
这里说的工具箱包括,词语、句子和修辞,也包括文章体裁,说明文、记叙文还是论文。
不要混淆,你这一句话,和上下文联系,要描述什么场景,哪个画面,何种论点,需要用什么字词,是你的工具。在一篇小说里,需要怎么开展情节,通过对话,还是通过行业介绍,都会使用到工具箱。
你会说:我词汇量匮乏。
常用汉语两千个字,足以写出好的句子和文章,除非你想像余华的《活着》避开某些词语,一定要用农民的语言(农民的语言其实很鲜活),依然可以写出一篇佳作。
实在没有办法,推荐一个最常用的工具——字典。
你的工具箱,十八般武艺,精通吗?
以上,是为,今天的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