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九零后的孩子
文:我是素颜
上午收拾完家,坐在玻璃窗内晒着春天的阳光,看小群里几个女人聊天。她们在谈论新长成的这一辈孩子的种种。
视频中在海外留学的学生怕感染病毒,逃回了中国,在宾馆隔离期间,认为自来水不干净,拒绝饮用,要让快递送矿泉水,与守在外面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发生了言语冲突。人们就此类事件发表了对现在新成长起来的孩子们的耽忧。
一位老师谈到办公室十几个老师,大多是年轻的女孩子,极少有主动打扫卫生的。每天她一个年纪最长的人打扫,没有一个年轻人说要主动帮忙。有一位男老师看不过去,批评女孩子的也好意思坐享其成。有女孩大言不惭:我活得真实。她们办公的楼层没有卫生间,有女孩洗手懒待去下一层楼,接矿泉水洗手,那是送水的小伙辛苦扛到五楼的桶装水。
另一位友人谈到办公室七八个人,他和办公室主任是资格最老,年龄最大的。新来的年轻人业务上靠不上,什么也做不了,打热水之类的事也视而不见,坦然地喝着两位领导打来的热水。工作工作做不了,琐事琐事不屑做。

已工作的孩子埋怨工作的办公室灰尘铺了一层,没人打扫,他只能亲手把自己的办公桌擦干净。人们问他既然嫌脏,干脆动手收拾一下多好。他反驳到:凭什么我看到就得我做,我是保洁吗?我赚工作的钱,还赚保洁员的钱吗?
老人们传下来一句老话,叫做“力气是奴才,用了还来”。问题是新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新新一代的在父母的娇惯下,已经习惯了缺什么伸手要什么,伸手要什么父母就会给什么。孩子的成长教育中,没有力所能及,没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个概念,不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在新人类教育当中,缺少了感恩和教畏、责任心。真不敢想象,当他们的父母老去,只习惯被父母照顾的妈宝男,妈宝女反过来要照顾病床上的老人,他们将如何适应,如何不耐烦,如何抗拒,如何厌恶老到拖累自己的父母。原来家务得自己做,衣服得自己洗,饭得自己做,碗得自己洗,这些活要学着自己做,本身就烦得不得了,还得照顾病床上的老人,为他们端屎端尿,这日子怎么过,这老人怎么还不走呀?

一个考研的孩子接连考了两次都失败了,还想再考。单身家庭家境贫寒的母亲颇有怒言,孩子学习其实挺好,要真自觉吃苦学习了,第一年考上也没什么问题。没有学校学习的氛围,孩子只是看起来想努力,嫌家中吵,到图书馆学习,到外面租房子住,把学习的阻力归罪于外在的条件,没有尽全力,落榜之后怨三怨四,就是忘记了埋怨自己不努力,还指责人们不理解。母亲是说不得,骂不得,只能把苦果自己和泪吞了,继续无条件支持。
真的别指望我们再苦不能苦孩子,以这样的教育理念教育出的孩子们拥有感恩心。在我们无所不能的父母亲精心呵护下,孩子们贯承伸手拿来主义,只要伸手,什么都会有,他们勿需学习怎么生活,怎么关爱帮助别人,只要好好学习,只要爱自己就是足够。他们有什么能力去爱别人呢,他们用什么心去爱别人呢。只习惯了索取的人又怎么会付出呢?
鲁迅先生如果还活着,一定会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救救我们的孩子!可惜先生已不在,我们已为人父母的,还将无私地为子女付出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