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一度】想象与思辨齐飞 浴巾共大海一色——2020年金华中考作文题专家点评
原创 童国强 妙谈语文 今天
【试题回放】
21.从下面两道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50分)
题目一:《送给青蛙的大海》(见本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一文中,如果青蛙醒来,发现大海的水干了,又会发生什么呢?请发挥想象,写一个故事。
题目二:一条蓝浴巾,在青蛙眼里是一片蓝色的大海,在读者心中是一个美丽的童话,而现实中浴巾只是浴巾。就“我们需不需要童话”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①文题自拟;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专家介绍】童国强,金华市光南中学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
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相信很多考生都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因为试题返璞归真,十分具有新意。这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作文好题。试题具有以下三大的特色:
一、绕开经验写作,防止宿构套作
从经验角度分类,写作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经验写作,虚拟写作和说理写作。今年的金华中考作文题涵盖了后两种写作经验。自我经验的叙事写作,是初中作文教学的很重要的内容,初中三年,大部分学生在这个方面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谓训练有素。但是此类作文题目,考生容易套作和宿构。教师为了应付中考,容易形成套路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千方百计寻找“万能写作素材”,为作文而作文;作文中多出现假崇高的主题,一味追求“正确思想”,流失了真情实感,僵化学生的写作思维,不利于学生真实写作能力的提升。经验写作的叙事作文命题,命题者一不小心就会落入被套题的窠臼,今年绕开了自我经验的叙事写作,是命题者十分明智的选择,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真实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插上想象翅膀,学生遐想无限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虚构写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写作能力。虚构写作是写作中的核心能力,小说、童话、寓言故事是虚构写作的常见形式。虚构不是胡编乱造,而是基于考生的深刻思考的一种人与生活的再创造。纵观金华近四年来的中考作文试题,我们就会发现,“想象”“联想”是高频词语,也就是说命题者对虚构写作的形式还是情有独钟的。2017年的中考作文试题,自拟题目,以“一只蚂蚁的故事”为材料,展开想象,扩写文章,与今年的作文试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命题者青睐虚构写作,这绝不是个人的喜好所致。统编教材专门有“想象和联想”虚拟写作的专题训练。新课标也有明确要求: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诸如给《皇帝的新装》续写一个结尾,考生对于这类作文其实并不会陌生。只要语文教师一步一个脚印按照统编教材的要求去落实,学生一定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遐想无限。假如青蛙醒来,发现大海的水干了,他们会把它当做蓝色的沙滩?他们会不远千里再去追求心中的大海?还是……?相信考生一定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绪纷飞,纵横驰骋,佳作频现。
三、议论思辨能力,地位日益凸显
金华近4年的中考语文作文题有一个明显的规律:命题者越来越注重议论性文章的写作。2016年的作文题主导写记叙性的文章;2017年让考生任选一种形式来写:应用文体书信的写作,必然要求学生从记叙向议论过渡。2018年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2019年可以记叙故事,可以抒发情感,可以发表见解,对议论文性文章的写作有了较为明确的要求。今年作文题的题目二,则毫不含糊地提出了议论文的写作要求。说理写作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极其普遍,是学生非常重要的写作能力之一。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作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已经非常关注思辨说理能力的培养,但是有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对此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甚至还有排斥的倾向,今年的中考作文题为以后议论文教学明确了方向。儿童文学家梅子涵大声疾呼:相信童话——童话是播种幸福的种子;情歌王子光良“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唱哭了很多相信“童话”的人……“我们需要不需要童话”这是一个思辨性极强的议论话题,有宏阔的思考空间。相信童话与否,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独特感悟,必有独到观点。含英咀华、腹有诗书的学生,自会引经据典,文采飞扬。
总之,今年的金华中考作文题,贴近教学实际,回归语文本真,形成正确导向。命题者引导学生多读书的意向是十分明显的,这是一道能考查学生真实语文综合素养的好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