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言·翻译散文文艺大观园
享受华丽,或者等待落幕——诗经.何彼襛矣

享受华丽,或者等待落幕——诗经.何彼襛矣

作者: Julia_Ju | 来源:发表于2019-03-24 08:21 被阅读32次
享受华丽,或者等待落幕——诗经.何彼襛矣

如果我说,女人一生中最美丽的时刻,是她做新嫁娘的时候,大概没有多少人反对。即使在我们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也不会缺席这种美丽的描写。诗经.国风.召南.何彼襛矣就为我们呈现了这样一幅花开正艳的一幕。


一、诗经原文与解释

诗经原文

何彼襛(nóng,花木繁盛)矣,唐棣(dì)之华?曷(hé,同何)不肃雍(雍容安详)?王姬之车。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mín,合股丝绳,喻男女合婚)。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古诗文网翻译

怎么那样秾丽绚烂?如同唐棣花般美妍。为何喧闹不堪欠庄重?王姬出嫁车驾真壮观。

怎么那样地秾丽绚烂?如同桃花李花般娇艳。平王之孙容貌够姣好,齐侯之子风度也翩翩。

什么东西钓鱼最方便?撮合丝绳麻绳成钓线。齐侯之子风度也翩翩,平王之孙容貌够娇艳。

享受华丽,或者等待落幕——诗经.何彼襛矣

这首诗讲王姬出嫁的盛大华丽场景,一句“何彼襛矣”,表达出诗人对这种华丽场面的惊叹,天啦,这个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华丽丽的场景啊。接着,诗人又穷其想象,用唐棣之华、桃李之华来形容这种繁盛。

后人考证,有说此为周王之子下嫁诸侯,也有说并不是,只是诸侯娶亲(非后位)。无论哪种说法,大概虽然作者也感叹“维丝伊缗”,也就是很登对的一对男女,但从“曷不肃雍”来看,应该所娶者只是姬的身份。


二、美过谓为丽,丽之后呢

如果说新娘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那美的新娘也有两类。

“何彼襛矣”的新娘,如仲春的花朵,大概是一生中最浓烈艳丽的时候。

过于美的花朵,喧嚣不肃雍,所以我们用“丽”来形容。

诗人说: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诗人喜欢绿柳才黄半未均的雅致,当然还有憧憬,太盛的花,接下来大概就是蒲柳之姿的命运了。

而”桃之夭夭”的新娘,则是另外一种光景。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第一段,灼灼其华,美丽的新娘象刚刚开放的桃花,美丽还带着羞涩。第二段开始,桃树开始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这样的新娘,”宜其家人”。

桃夭可不是什么王姬,她开放的是青春活力,不用车马的华丽衬托,她本身就是可以子孙绵延的桃花一朵。

所以,桃夭的夫君是高大挺拔樛木,而华丽的王姬嫁给的是“平王之孙,齐侯之子”。一对用大自然的桃花与樛木来比喻,一对不比喻,直接道出身份,给人的感觉,前一个是两小无猜的美好,后一对是高不可攀上层。

享受华丽,或者等待落幕——诗经.何彼襛矣

三、世界有两种人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叫贾宝玉,一种人叫林黛玉。

实际上,两种人都聪明到洞悉世事,他们都知道,繁华不过是过眼烟云,不过一个在繁华时欢喜,一个在繁华时落泪。

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他想的也有个道理,他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 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故此人以为喜之时,他反以为悲.那宝玉的情性只愿常聚, 生怕一时散了添悲,那花只愿常开,生怕一时谢了没趣;只到筵散花谢,虽有万种悲伤,也就无可如何了。

小时候,觉得林黛玉聪慧,长大了,越发觉得贾宝玉才是大智慧。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所以,桃夭也好,何彼禯矣也好,盛开之时,也有落幕之日。

早一点知道人生真相,也会早一点珍惜春晨秋日,在离开的时候,少一点后悔。

享受华丽,或者等待落幕——诗经.何彼襛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享受华丽,或者等待落幕——诗经.何彼襛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pyy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