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让你家孩子学画画

作者: 爱瑋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8-30 15:42 被阅读6594次
文 / 爱瑋儿  图 / 部分网络
孩子何辜?为什么一定要缩短他们无忧无虑没有竞争的童年?为什么不让孩子以从容的姿态来迎接这个世界?这世界本该是一个空明澄净极为美丽的世界。——《画出心中的彩虹·应该“抢先”吗?》

这一篇早想写,因自打我变“更文”为“更画”,已有太多简友称我作“老师”,问我收不收学生、开不开班?还有些不知哪里找来的陌生人加微信求教,便不得不站出来表个态!

首先,我自己在绘画领域从一个纯“小白”摸索至今不过两月余,光简书这个平台画龄十几年的“前辈们”就大有人在,更别说各大绘画公众号里美专毕业的大触们,怎么地也轮不到我来班门弄斧。

其次,我自觉我的生命里能够担负得起“老师”这个神圣称谓的只有2000年前的那五年。此后职业培训师、企业管理顾问或心理咨询师的身份虽也算得上在传道授业解惑,却不得不承认,我的前半生所有敬业和专业背后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收入,而且是快速获得高收入。

Last but not the least,也就是我写此文的意图:我真心希望抱着“培养”目标、毫不迟疑掏付各种学费来一手抹杀孩子人生中最具天分的那几年的大人们能少一些,再少一些。

先回应很多人的好奇心,自学画画33天来几乎每次都被漫画·手绘专题小编推荐首页的我,到底有没有绘画基础?

一、学习任何一项技艺,最牢靠的基础恐怕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对,假如“喜欢”算是一种基础,那么我有,而且已经有了三十多年。

不记得在多少岁,但一定是12岁之前,也就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假期和邻居妹妹约好了出去玩,但却遭到一向严格管教的父母反对,无情地把我锁在十来平米的小房间里。

望着小伙伴蹦跳着远去的背影,郁闷无比的我一头趴到床上默默掉泪。不知道是不是泪珠有放大镜的作用,鼻子底下的枕巾图案忽然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便一骨碌下床,从写字桌里找出纸和笔,噙着泪花开始了人生第一幅临摹。

我不记得画了多久,反正一直画到天都黑了,邻居妹妹都玩回来了,双职工的爸妈也下班到家了,只记得他们那张大的嘴巴、瞪大的眼。

我的手下是一幅和枕巾图案几乎一模一样的“百鸟朝凤”铅笔画(暴露年代了),只是没有颜色,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这叫“素描”。

因自幼喜欢《红楼梦》,我的纸上不知出现过多少个葬花的黛玉和补裘的晴雯,还会在旁边一笔一划题上“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霁月难逢,彩云易散”这样的句子,字虽稚嫩,却必定是竖着写。

小学毕业时有了我人生中第一次成功的家教经历——教会了比我小两岁的邻居妹妹26个英文字母,工具是我家的小黑板和我用12色水笔临摹五年级英语课本前面几页的26幅图片。为了表现鲜亮的色彩,有好几幅的背景色是我把水彩笔的芯子拔出来直接涂抹的(天晓得一盒笔就这样迅速被我用完了)。

初中的好几次自修课,同桌用来包书的月历纸上的金陵十二钗继续成为我临摹的对象。至今记得,我能一笔画出仕女的美丽侧脸,还是隔壁班女生来串门看到我在画画时教我的。那个女同学后来几亿人都知道,她叫张泉灵。

我不记得是何时放下画笔的,高中?还是大学?反正一停停到了今年六月。

不知道回忆起来的这些童年旧事算不算你们所说的绘画基础,我只知道我真的没学过,只是喜欢,不带任何目的性的喜欢。

重拾画笔,只是暮春时节莫名的一个念头,我却可以感觉到一种久违的神奇力量,因为我的手特别听我大脑使唤,仿佛遇见儿时的玩伴,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于是,从第一次习作完稿落款,我就不由自主签上曾经用了整个学生年代的英文笔名。

学画第15天临摹的银胸丝冠观鸟

这么多年后再握笔,才发现自己再也停不下来。只有画画的时候,我可以抛开杂念,全然地和自己呆在一起。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专注与投入,叫我满心欢喜,甚至废寝忘食,恨不能一直画下去,我想这就叫真爱。

心理学视角,“真爱”是最强烈的内在动机。马斯洛经调查发现大多数杰出人物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对创作冲动的欣喜若狂和对点滴进步的如痴如醉,他称之为“高峰体验”。

当置身于高峰体验,我们对自己和对世界的感受融为一体,自我价值实现的积极情绪与幸福感油然而生,从而成为激发潜能的最大动力。

若是真爱,任何时候相遇,都不晚。

二、作为孩子最亲的人,请不要通过报班来扼杀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艺术天分和成为孩子的权利

现在想想,真的要感谢一点不懂艺术的父母当年也就是惊叹一下我的天资,既没有把我送去任何学习班,也没想过请什么老师来辅导(当然那时候也几乎没有收费培训),才得以保全我对美的热诚与欣喜,虽经年,一如初见。

我的青春期最欣赏的一位散文诗人席慕蓉其实是一位画家。她曾在书中写到这样一段经历:北师艺术科的同班同学也是画家潘朝森有一日造访家里,看到孩子们在画画,当时席慕蓉笑着说:我孩子会画没有膀子也没有手的可怜的圣诞老人。

他看了我一眼,问我:“你知道,你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吗?”

“什么错误?”

“你帮你孩子做了太多的事,你剥夺了他们自己去尝试成功与失败的权利。”

后来,席慕蓉又在书里这样写道:

我不喜欢看儿童画展,更不爱看有金牌、银牌,第一名、第二名的儿童画展,看孩子们西装笔挺地上台领奖,后面父亲母亲祖父祖母的热热闹闹地围了一大堆,有记者,有镁光灯,甚至还像模像样地发表一篇获奖感言,那可能是他记忆中最兴奋的一刹那,(不过,多数是他的父母记忆中最兴奋的一刹那。)但是,然后呢?然后的接着来的日子呢?然后的接着来的比赛呢?

父母的行为将成人世界的得失心、厉害心硬塞给了孩子,画画从此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乐趣,欣赏画作也不再是一种身心享受,而是带着任务的信息储存和交付作业的压力来源。

大人们处心积虑让自己的孩子“先人一步”,殊不知,一颗生来具有艺术原创性的幼小心灵,本可以恣意长成枝繁叶茂的快乐树,却被修剪甚至捆绑成伤痕累累的一株小盆景,供无关的人观赏与喝彩。

相比发乎内在的动力,外在动机以结果论英雄,只依据分数排名和他人评价论高下,忽略当事人的学习感受;甚至为了应试和考级,将蕴含在知识技能中的智慧活生生压榨成机械而支离的记忆符号。

在刻板遵循所谓的标准中封杀孩童灵动鲜活的创造力,在我看来是极其残忍的。而社会上大部分以营利为目的短训班就在做这样残忍的事情,最可悲的是,身为家长,居然全力配合。

更讽刺的是,当孩子真的表示喜欢并愿意投入,说要考美术专科学校全心学习画画时,家长们却又蹙眉反对,告之还是读个商科合适。

前些日有一个不认识的网友发来他儿子的画,惊喜地发现是临摹我那幅小仓鼠,妈妈说儿子画的时候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果然从她偷拍的照片上发现是倒过来放的画纸。

陌生网友的孩子在画画

这位妈妈说她不懂绘画,问我有什么指点可以给到她儿子,我回复说没有,孩子特别棒,让他按照自己的想象画就行,妈妈说好。

三、如果一定要让孩子学画画,那我劝你先让自己美起来

年纪上去,家务外务都难免纷繁,惯性思维的牢笼也更顽固。干扰愈多,心思愈杂,对美的感受性则愈钝;最可怕的是,人的相貌姿态也都会随之丑俗起来。

有一回我约两个全职妈妈的女友下午茶,她俩都带了女儿来。其中一个小女孩就安安静静坐边上趁着我们谈话的功夫用手指在她妈妈的手机上涂了一幅肖像出来,我问她妈妈孩子有学过画画吗她说没有就是自己喜欢瞎画。而还在学龄前的另一个女孩则全程在给我们表演她参加的舞蹈班里学来的各种姿势,只要我们稍不注意想说会儿话她就一脸不高兴地直闹到我们把目光转向她。

有意思的是,这两位妈妈年龄相近,都是80后,但一看容颜和坐姿,一个依然年轻美丽、眼里透着光亮,一个倦态毕露、俨然有了中年相,不知道的会以为她俩差了一轮。而据我对她俩日常生活的了解,前者虽然居家多年但一直喜欢诗词、插花、茶艺、舞蹈,从来没有停止少女时代的梦想;后者则几乎每张朋友圈的照片都是晒娃、晒周末的培训班以及“怒其不争”的愤愤然和对孩子父亲不作为的抱怨。

最近在跟着中央美术学院李建群教授学习《西方艺术史》,有一段印象颇深,说越来越多的国人有能力自费出国旅游,但大多被导游带到有4万多藏品的卢浮宫,却都急切地找到《蒙娜丽莎》和《自由女神》排队拍照留念,然后便喧哗着匆匆奔赴下一景点,物质丰裕和精神贫瘠的强烈反差令人慨叹。

美学大师朱光潜说:“无论学哪一科专门学问,于哪一行职业,每个人都应该会听音乐,不断地读文学作品,偶尔有欣赏图画雕刻的机会。”我想作为孩子,也一定喜欢不会老去,一直美美的父母吧。

在我接手的诸多咨询个案里也发现:现世里动辄忧思重重、焦躁不安的心绪,无不与艺术修养之匮乏有关联。没有一双发现和欣赏美的眼睛,又怎能感知种种世相里的有趣与新鲜?

我们身处同一个纷扰熙攘、物欲充斥的世界,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花在了解决生计问题上,但人和人的差距不在生活水平,而在于能否在劳碌中保存自我主宰,像孩子玩游戏一样地投入和当真?人心的净化,始于生活的美化,若心能开出花来,则人间处处是仙境。

这又回来说到我把我的绘画文集命名为《颜可素,眼须色》的缘由:字面上指的是这集子里既有素描练笔,也有色铅笔的习作;更有一层隐喻,过日子我喜素颜和布衣,但这丝毫不妨碍我以一双“色眼”看世界的真性情。

心理专题前主编送给夫人的画

巧的是,这两日满屏心智残障人士的画作,我看到前主编lekli买来送给待产夫人的这幅,也是不无欢喜。我不想对众说纷纭的腾讯公益项目表达任何褒贬,只想说,当你的心灵足够纯净,世界就会呈现给你最美的一面。

一个有文艺有修养的人,有一双慧眼看世界,整个世界的动态便成为他的诗、他的图画、他的戏剧,让他的性情在其中“怡养”。——《慢慢走啊,走过美的人生》

正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群里有位新作者发来这样的信息,令我倍感欣慰:

我收到的群里消息

从简书名可以看出来,这位妈妈是一位舞者,但并非专业的舞蹈演员,而是一个享受着用随性的肢体舞动来展现心之自由的女子。我相信:这样的女子一定是美丽的,与年龄无关;这样的妈妈也一定是成功的,与付出多少学费无关。

所以,我坚持在简书里更新学画习作,其实更多是给大人们看的,有另一位并不熟悉的作者简之宁写下的那篇《涂涂画画(1)——如果你感到累,那就一起画画吧》就很让我感触。

她说枯燥的绘画教材没能让她读下去,但是我的分享激发了她开始的决心。最可贵的,她得到了女儿从画材到精神的大力支持,画画也使得她们母女的世界更近了一步。

法国的洞穴壁画被公认为艺术的起源,席勒认为艺术是一种剩余精力的发泄,斯宾塞也在《心理学原理》中提到:“美感起源于游戏的冲动。”这些都正好解释了喜欢涂涂画画是儿童的天性,一切天生和自然的东西就让它顺势发展吧,因为孩子会画画毫不稀奇,大人爱画,才稀罕。

与其把孩子送到一个与她毫无情感联接的老师手里进行模式化的教学,不如给到她更多的陪伴与交流。放下你对孩子画得好与不好的评判(再说了,你懂吗?),多用柔和的声音问一问孩子:

“你看到了什么?”

“你想把什么画下来?”

“画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心情与感受?”

“如果再画一遍,你会有什么不同?”

多带孩子去大自然吧,因为眼睛能捕捉得到,手早晚画得出。一颗能感受美的心,比任何规则和技巧都值得培育。当然,前提是,这颗心,你自己先得有。

最后,送大家一个二年级小朋友一首不讲究对仗格律的小诗:

我是春天里的柳条,河水清清的,蓝蓝的,我双手去摸它,一碰到它,它就笑了,笑出了酒涡,一圈一圈又一圈。

我是春天里的一块石头,小草从我的咯吱窝里钻了出来,弄得我好痒痒,小草真勇敢!

作者爱瑋儿,一个喜欢写写画画的心理教练。从中学英语教师到500强中国区高管,三十五岁挥别职场,以自由顾问身份背包行走近30个省市。而今安心居家种菜,与七弦共舞,和笔墨作伴。

相关阅读:

为那抹粉红,勤靡余劳,心有余闲

你在断舍离,我在阳台栖

热乎劲儿过了,不如我们……

诗未成,我把人生过成了散着的文

离开教师岗位,是我蓄谋已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阳光_海南:张泉灵?不认识。文好!
    阳光_海南:@爱瑋儿 厉害,大城市还是容易出人才
    爱瑋儿:@阳光_海南 曾经的央视女主播,百度一哈就知道了:sunglasses:
  • 把日子过成诗吧:我也喜欢席慕容
  • 汤林萌主:所以爱姐姐永远那么美丽,好看:smile:
    爱瑋儿:@汤林萌主 哈哈真会说话:smiley:
  • Cokii:好棒!学习了
  • 浅夏呢喃:我是很爱画画的,我妈妈也没有强迫我学,是我自己一直坚持下来的。算下来,今年是我学画画的第八年,我喜欢画画带给我的平静。我在别人眼里应该是个特别外向的人,但我其实更喜欢独处,画画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条件。作为一种快乐,我觉得我会坚持到底的。
    假如我以后有一个孩子,我会尊重ta的选择,父母不应该去逼迫孩子,应该遵从孩子的内心,不然什么也做不好😁
    爱瑋儿:@浅夏呢喃 你很棒!就喜欢这样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你的父母也很爱你。
  • 小甜甜Sally:喜欢这个说法!若是真爱,任何时候相遇,都不晚。
  • 何绵大:点赞
  • 滴小迪:非常赞同:+1::+1::+1:
  • 非凡的希瑞:看完还是想跟您学,因为画的太好了,抑制不住的冲动😘😘😘
    爱瑋儿:@非凡的希瑞 很多成人朋友会跟着画,我只是不建议太小的孩子去付费报班学习,扼杀了天性
  •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现世里动辄忧思重重、焦躁不安的心绪,无不与艺术修养之匮乏有关联。没有一双发现和欣赏美的眼睛,又怎能感知种种世相里的有趣与新鲜?

    姐姐这篇文章启发很大,结合周校长的那段发言,我似乎知道下一篇文怎么写了
  • 炀歧:很赞同,有这样的经历
  • 无_念:这才是:『发乎于心,言之在理』的好文!
  • 快乐的Alina:孩子有属于自己的童年很重要
  • 梅拾璎:多带孩子去大自然吧,因为眼睛能捕捉得到,手早晚画得出。一颗能感受美的心,比任何规则和技巧都值得培育。当然,前提是,这颗心,你自己先得有。

    亲爱的,这就是真的高明。当然不止这些。我看真懂心理的人才是天然的教育家。
    爱瑋儿:@梅拾璎 比起将精力花在孩子身上,更期望看到的是大人们对自己的投资
  • 野芽:“如果一定要让孩子学画画,那我劝你先让自己美起来”
    吓得我赶紧去洗了把脸😂
  • 雅璃简寻:鼓励鼓励,好文继续:smile: :kissing_heart:
    爱瑋儿:@雅璃简寻 谢谢编编:kissing_heart:,幸福得转圈圈
  • 为什么名字总是别人取过了:我也是艺术生,当初喜欢画画选择了这,当然还觉得画画好考大学,但是学了以后发现并不是,美术集训时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回家接着画,一开始觉得还挺有意思后来有点觉得画画折磨,现在依然喜欢画画,觉得挺好,一画觉得可以忘记时间(有点话唠哈哈😊)
    爱瑋儿:@为什么名字总是别人取过了 对啊对啊,每次我喜欢的学习开始了心里都喜不自禁
  • 64938daf7ba6:这篇文章竟然让我很感动。拒绝套路,拥抱天性和自然,真好👍
    爱瑋儿:@轱辘马司机 是的一切本真的才是最美的
  • 涂涂tyf:感觉又回答了我心中的一个疑问:smile:我自己在画,孩子就让他自己随便涂鸦。等我画好了,他可能某天就感兴趣了。
    爱瑋儿:@涂涂tyf 赞你:+1:,也很欣赏你的画
  • 月光下最后的诗人:千万别让你家孩子写诗!😂😂😂😂😂
  • 井底女蛙:有爱的,自由的👏👏👏👏👏
  • 风中红竹Dancer:非常赞成你的观点!:+1:专注自己喜欢的东西,内心无比幸福宁静。让孩子保留对美的感知,比训练他学习技巧重要。:blush:
  • 蒋传枫:我写字还可以,画画😀那就サヨナラサヨナラ
  • 醉笙情丶浮生梦:孩子真的没有竞争吗?
    爱瑋儿:@醉笙情丶浮生梦 境由心造,你看到什么,会影响孩子的世界
  • 金鱼爸爸:我也有些纠结,不知道是该教呢,还是不该教?不教,任其发展,我们看到现实就是三分钟热度,我们还别说让她自己发现兴趣,现在最有兴趣的就是电子产品。教吧,又怕扼杀天性和童真。《摔跤吧爸爸》中的爸爸,不但教了,还只能教自己拿手的摔跤,也不管自家的孩子是男是女。朗朗,丁俊晖没有他们的老爸,现在也不过了了吧。哪个取得成绩的练习者不是刻意练习的结果。或者能不能取得成绩真的没那么重要,但学了那么久,一个像样的曲子都弹不出来,一副像样的作品都拿不出来,也怕太寒酸,没有再继续的信心了吧。怎么总是成功的人出来说成功并不重要,有钱的人说其实没钱才幸福。我们是一个儒释道合一的社会文化,成功了就修儒,不成功,我还可以退守到道,有用不如无用,喝喝茶,读读书,画画画,再不成,我就信佛,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参禅打坐,读经修行,不看今生看来世。这样总有退路,也挺好。但我们总那半生的是非来教孩子,孩子也怕太早遁入空门了吧。到底该不该教呢?
    爱瑋儿:@金鱼爸爸 似乎有些激动啊?不过没事儿言论自由,我能理解个体的差异性,所以也请允许我坚持自己的立场。笔者只是千万个普通作者之一罢了,对头条无兴趣,不会给人什么指点,也没接触过什么大师,所有学习只有经历自我探索才会收获最多,永不指望他人指点迷津也不轻易施予援手,只享受汲取与分享的过程。当然这是我个人经历的生活教会我的,不求同。祝开心,不再复。
    金鱼爸爸: @爱瑋儿 教育离开了具体的教学,必然沦为枯燥的说教。不对孩子进行能力的培养又何来坚毅性格的塑造?教孩子画画就不能培养孩子的性格了?按照这个推论,画画千万别学,音乐也千万别学,数学千万别学,作文千万别学……反正等以后自然就会了,不会也没关系,反正用不着,只要你有好的性格,可以去喝茶啊!
    现在我们其实不是要不要让孩子去学的问题,而应该多考虑下怎么学,怎么教。不是报不报班的问题,而是有什么班可以报,怎么选。我想学水彩,苦于当地没有真正专业的教育机构,没有真正的好老师,如果有,为什么不学,找到一个好导师是所有学有所成者的最佳路线。
    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作者,你们往往主导了一些话语权,在“光环效应”下,有很多人都愿意听你们的,这时候你们必然背负上了责任,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所以有义务帮助别人(当然不是对谁都有求必应,要看对方是否真心实意),被人问应该怎么指导,不是说个很好就好了,即使确实无法指导,也总可以分享下自己曾经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吧。的确有很多大师,专业画师,但人家不认识啊,人家天天看你在这里分享,就喜欢你啊,就不能请教一下吗?所以,尽可能的帮助别人,没有理由。更不要为了上头条就抛出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不要寄托大众的思辨能力,我们都是吃瓜群众,我们有时候没有分辨能力,需要你们这些人给我们指一条明路。
    爱瑋儿:@金鱼爸爸 教育和教学是两码事,给予孩子正向的引导肯定是需要的,塑造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坚毅的性格,则收获远远不止于艺术修为
  • 老草:我曾经跟丫头提及,让她学画画主要是为了以后她心情不好时,能多个自我排解的方法😊
    爱瑋儿:@老草 草儿的育儿法就是特别
  • 桃子的小站:我觉得学画画选择一个好机构还是可以的。更主要的是家长对待孩子学画画的态度。即使上培训班家长对孩子为什么学画画的态度也是千差万别的。毕竟美术机构也有美术机构的优势,条件允许的话,报一个不错的培训班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 燃道:不培养,多发现。
    爱瑋儿:@燃道 正是此理:+1:
  • 永不凋落的太阳花:声与色,先于文字,更近乎本性,是日趋繁琐的一些东西暂时遮掩了这种本性,回归它你又将重入纯然之境。
    永不凋落的太阳花: @爱瑋儿 近来被热议的人工智能说是未来可能会全面取代人类,有人欢迎有人担忧,如果人类真的因此而获得解放,那又何尝不是一件妙事!这样我们不就真的可以顺应天性而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多数人苦于心为形役不得超脱
    爱瑋儿:@永不凋落的太阳花 说得真好,我们一生都在回归本源的路上
  • a64fab182fa0:从小就有一个当画家的梦,我喜欢画画带给我的平静,我喜欢别人看我画作时脸上赞许的表情,我喜欢爸妈时常逗我:“你长大后就去当一名画家”。可是这样的梦前不久就破碎了,我不懂为什么从小就希望我能成为一名画家的父母突然不准我画了,他们也似乎明白了这样的玩笑不能随便开,但事实是,我的确不能画了,不能去自己想去的美院,不能开自己的画展,天知道我有多羡慕那些可以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的人😞
    丹丘生_9115:@鱼笺 一生中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是一大乐事,也是人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爱瑋儿:@鱼笺 抱一抱宝宝,要不咱们偷偷画行不?
  • 于格YUGE:做自己喜欢的事最快乐,谢谢爱老师这篇好文。
  • 我爱铅笔画_木头:必须给你手动赞👍今天刚好也有位家长在简书里问我,教不教小孩子画画,我问她小朋友几岁,她说8岁的小男孩,我说让他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吧,发挥他的想象力可是这位妈妈好像不太赞同,说要先给他学技巧🙃我没有再回复她,我觉得可以把这篇文章推荐给她读一下
    爱瑋儿:@我爱铅笔画_木头 谢谢呀,改变一个人的观念很难,我能做的只是慢慢影响
  • 茶茶苏:小时候不懂得报班学,长大了恨父母当初不给自己报班,现在许多年轻父母都是这样
  • 清凉:😜我就是你笔下那个被逼着画画的小孩,小学初中,每个学校都要选出一名同学代表学校参加画展,我很不幸的被选中了,然后每当小伙伴在外面玩的时候,我都必须跟着美术老师在画室里画着每天同样的参赛画稿,每年换一副。后来硬生生把我爱画画的兴趣给扼杀了。但现在自己有了女儿,不经意间参加了一次美术试听课,发现女儿很喜欢,便报了班,我从不要求她必须去上课,她自己喜欢去便送她去,不去也不强迫我宁愿学费白花。但她每次去课间休息都不要出来独自坐在椅子上继续画。但每次老师询问考级的时候,我也总会委婉拒绝😀
    爱瑋儿:@清凉 我们都无法选择父母与老师,我们能选择的是自己对待人生的态度。所谓赢者就是能从不喜欢的经历中收获成长和一份坚持的人,你是一个:+1:
  • 假的西瓜糖:欸,其实有的吃土族,想学都无力承担啊(而且父母都反对)
  • 蓝莲花88:深深地受到灵魂的熏染
    蓝莲花88: @爱瑋儿 呵呵。您已经很“暴富”了。一个获得丰盛的奇女子!以后,您就是我如何丰盈的活着的典范!
    爱瑋儿:@鞭蓉 你是准备让我“暴富”吗:joy:
  • Twistlike:不强迫学习,但会诱导
    爱瑋儿:@Twistlike 用引导会否好一些?
  • 书咄咄:非常赞成你的观点。我女儿今年六岁,除了在学校就是在家里画画,长辈们催我给她报个学习班,我找借口一拖再拖。我给她买彩笔,准备纸,甚至打算在家里刷上一面黑板墙,想画就画吧,最重要的是对美的感知,至于技巧,晚一点学又能怎么样?我真的不想把孩子训练成机器,哪怕是艺术机器。
    爱瑋儿:@书咄咄 像你这样清醒的家长不多,话说别说小孩子,我都想过家里弄一面墙用来写写画画呢:wink:
  • 心向暖:特别喜欢这一句“现世里动辄忧思重重、焦躁不安的心绪,无不与艺术修养之匮乏有关联。没有一双发现和欣赏美的眼睛,又怎能感知种种世相里的有趣与新鲜?”,一语中的说出了很多现代人焦虑病的根源。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都太功利了,尤其对于儿女的成长教育,很多父母让孩子学这学那,很多时候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哈哈,我女儿也喜欢画画,纯粹自学,学习累了就画起来,一画解千愁!欣赏爱老师的人生态度,文章很有收获!:+1:
    爱瑋儿:@心向暖 多谢支持呀!
  • 如若拉斯维加斯的雪:特别赞同,感同身受的喜欢 真爱画画🎨
  • 沐沐周:与潮流唱反调,却是金玉良言。可惜忠言逆耳,但愿年轻时爸爸妈妈们能够听得进
  • 步绾:毫无疑问,你是有天赋的,在画画上面。我想画只是因为虚荣,希望自己也能画出那么漂亮的东西。但在文字上就不一样了,可以耐得住寂寞,也不惮于自己不是科班,写起来根本不计前程。
    爱妃你的名字里那个繁体字太难打了,原谅我!:joy::joy:
    爱瑋儿:@步绾 奏章还是要批一批,否则怎知君来过: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步绾:@爱瑋儿 坐拥后宫,突然好幸福的感觉!江山也可以不要啦:sunglasses::sunglasses:
    爱瑋儿:@步绾 你也叫我爱妃了呀,步皇驾到,臣妾有失远迎: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 申公鲍:爱姐姐人美、画美、字美😍
  • 喜欢厨房的人:发自内心的喜爱,是必须的,但父母的督促才行
  • 龄龙:喜欢这画!更喜欢这文字!崇拜!
  • lekli:美文!
  • 遇见小娜:爱姐姐真的太牛了,做什么都能做到极致的感觉:kissing_heart::kissing_heart:
  • 杨参:不是不能画,只是莫攀比,自然随性就好,越自在的越真实,无关美与丑。
    爱瑋儿:@甲亿 百分百同意
  • d540dab57480:真好,我也喜欢画画。小时候就一直喜欢,但是好多好多年没有画画了,最近报了一个网课准备学素描。虽然马上要研三会很忙,但是一想起能学素描了就觉得特别开心。真的,发自内心的喜欢才是最重要的。
  • 爱瑋儿:@行之舞者 @简之宁 @lekli 文中用到你萌的素材,打声招呼,谢谢!:heartbeat:
    8f6243d07aea: @爱瑋儿 字已收藏,接着就是画了
    简之宁:@爱瑋儿 非常赞同你的观点!葆有一颗自由舒展之心,去感受美、发现美,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 竹影飘摇:真好😊
    竹影飘摇: @爱瑋儿 好久不见😊,一直默默看你画画。
    爱瑋儿:@竹影飘摇 你来啦?好久不见
  • 红贝雷:“只是喜欢,不带任何目的性的喜欢。”说出了我的心声:blush:
  • 就这样NO:👍👍👍👍👍👍👍👍👍👍
  • 芷渃蒹葭:看了爱姐姐每次跟新的画作,我想这就是忘我投入吧:stuck_out_tongue: 一切都会在不经意间到来
    爱瑋儿:@芷渃蒹葭 宝宝么么哒:kissing_heart:
  • 八段锦:果然是有天赋啊,支持真爱👍记得问过一个专业画者孩子要不要专门去学画?他的意见是至少14岁之前不要,怎么开心怎么画就好,不要拘着了,反而失去初衷和想象力。
    爱瑋儿:@八段锦 对的,如果确实孩子自己有意愿接受枯燥的专业训练,也在初中以后,但也不是指现在流行那种速成班。
  • 帝天宇:你这篇文章最少花了3个小时。
    爱瑋儿:@帝天宇 哪止:sweat:,我很慢的,昨天就开始写了
  • 朕从西北来:可怜的被强迫送兴趣班的孩子们
  • Angela在悉尼:爱姐虽然出活慢,但不是精品不出手。写得用心,过来人的经验之谈,还结合了热点话题,我今天也刚追了一篇热点,向你看齐🤓
    爱瑋儿:@Angela大世界小生活 谢谢亲,惭愧写得少了,我也确实不着急
  • Jk不二子:大大的赞啊❤❤❤认真学习了,期待爱姐继续写文😍

本文标题:千万别让你家孩子学画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qco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