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一点:这个世界太大了,什么样的人都有。有的人道德高尚,懂得替他人考虑。还有些人,没有那么高的道德标准,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
如果你身边都是遇到那些,对自身道德要求高的人也就罢了,你还在用你的道德标准要求别人吗?这个命题也就没多大必要了。
实际生活中,我们却不得不面对很多人:他们肆无忌惮的在让自己舒服,却完全忽略他人感受。于是,我们在选择如何和这些人相处就变得非常重要。当你在公司,戴着耳机舒服的听着喜欢听的音乐,舒缓工作时的烦躁,后面同事却放着嘈杂的摇滚;当你顶着烈日在排队的时候,有些人直接插队到前面;当你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的时候,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却可能得到恶毒的攻击。
当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你会烦躁吗?你会抓狂吗?天呐,这些人都怎么了?为什么他们可以这样,居然可以这么做,我再也不想理这种人了。
可当你看到类似情况的时候,依然会影响你的心境。如果是同样一个人,你会更加讨厌他!
于是,一个很简单,却让我们惊掉下巴的逻辑出来了:我们在以一个比较高的道德标准在要求自身,为他人着想,同时也用别人低道德标准来惩罚自身,影响自己的心境。
这个逻辑,不应该,也没道理。在我们的逻辑里,我们这种道德高标准的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应该更快乐更幸福才是,而不是经常因为某些人某些事而搞得自己不开心。
既然如此,我们该如何扭转这种形式?
很多时候,别人的那些"不为他人着想的行为"实际上对我们的影响是及其有限的.但是如果加上一个认知:不应该,那这个影响就要乘以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别人放歌声音可能不大,问题是:你就不应该放出声音来.不仅是我们的行为,包括别人的行为都必须合乎道德标准,否则就是不应该的,就是不对的.这样的认知在一个理想环境中:大多数人都合乎道德标准,当然没问题。但如果只有少部分人能做到,那就变成了自讨苦吃。
实事求是的情况是:我们做好自身,至于别人,能否做到,做好,我们不管。这里面的逻辑就是: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有各自的价值观,各自的优缺点。退一步来讲,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样,为他人着想,以高道德标准来要求自身,这个世界还会有欺骗,邪恶,不正义存在吗?显然不是的,不是吗?
摒弃“不应该”这个念头罢,收获属于你的快乐。这样你就可以集中注意力做你想做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