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打开《福格行为模型》,也是为了完善自己的思维模型。福格行为模型是当动机、能力和提示同时出现时,会产生一种行为。不过这个模式真的很中性,可以用来解释好的行为,也可以用来解释不好的行为。
比如冲动消费也是这么种行为模式(尴尬),冲动消费也是因为想要(动机/欲望)、能买(有能力或自认为有能力)和在某场景中看到它(提示)才会有冲动的嘛。
福格行为模型
比起福格行为模型,在认知行为上,我更喜欢ABC模型。A是指发生的事件,B是指你对事件的认知或者信念,C是指你对事件的反应。ABC模型也与《用事实说话》中的FIRE模型类似,FIRE模型是事实→解读→反应→期望的结果。当你对一件事生气发怒的时候,不妨问一下自己“我为什么生气?”“是那种信念影响了我?”
FIRE模型
ABC模型和FIRE模型都是对事物的认知模型,由自己对事物的不同认知,产生了不同的行为,其实也可以把这两种模型理解为行为模型。
而与福格行为模型类似的还有跨越不可能公式,即跨越不可能=动机+学习力+创造力+心流,出自《跨越不可能》。这个公式比福格行为模型更加的宏大,因为福格行为模型的行为动作会偏向于在“能力圈”中达到某种行为,而跨越不可能就跟它的名字一样,更偏向于创新和突破。
而我在学到了认知行为模型的ABC模型和创造事业上的跨越不可能公式之后,突然觉得福格行为模型有点索然无味。不过,既然这本书被称为第一本关于行为设计的图书,我还是放空自己来读一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