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巨人肩膀上,眺望人生。
我喜欢读书中的大人物,是从大学时期开始的。我喜欢写身边的小人物,是从做编辑开始的。
我喜欢读人物传记,不限于阅读,看访谈,采访,留心观察。我认为,人生所遇见的每一个人,都如一面镜子,从中读到自己,为前路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樊登对话李安,整个过程,感觉他迷迷糊糊,幌兮幌兮。樊登读书是李安团队《十年一觉电影梦 》唯一授权的官方平台,相比樊登侃侃而谈,对话全程李安导演显得局促不自在,谈话又非常实在。
李安导演是个实在的人,他还是愿意专注在电影的语汇里面,每一部电影筹备都充满的用心,过分抠细节,拍任何一个电影,他都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如《色戒》易先生的鼠相猫着走,习以为常的浮尸遍野。
在他的电影中,既保留了自己对电影艺术的执着追求,又兼顾了普通观众的观影体验,用他的话说:“还是要考虑赚钱”,“过了宣传期,就全忘了”,一笑了之。
成为一个国际大导演,真如许渊冲老先生所说的,足够热爱,足够实在。他的电影理想,深受《约翰·克里斯多夫》、《流浪者之歌》影响,并努力实现120帧,希望每个人看电影,就像太虚幻境神游,看见你想看见的。
对于梦想,他认为,坚持不是可以鼓励的事情,“我真的凭良心讲,会坚持的人他本来就会坚持,不坚持的人,一点小挫折或者一点不如意,或者不理想,他可能就不做了。那个你鼓励到某一种程度,也很小。我觉得很多是天生的,还是自己的。我自己的感觉,也不是靠个人毅力,他讲起来挺有点玄的,有种宿命感吧。你是不是做这一行的,是不是吃这行饭的,至少对我的感觉来讲,好像有一点宿命,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就像写作,像所有事,如果要用“坚持”二字来鼓励自己,就不是梦想了。
每读一本书,读一个人,或者听一个人讲经历,都是在与巨人对话,在经历前者。李安《十年一觉电影梦》交给我:“用心研究,看看书、问问有经验的人”。
短短一生,跃然纸上,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阅人及己。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他是一面镜子,要么折射当下,要么指引前行。李安式三法则,却适用大多数案例。
你喜欢读人物传记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