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对于子女的付出总是倾其所有,唯一的需求便是得到尊重。而这也常常被子女忽略。
ABC是一家三代人。A是奶奶,B是奶爸,C是一岁多的小孙子。现在B夫妇都上班,做奶奶的自然得离乡背井来照看孙小。
白天就祖孙俩在家,五十多岁的A一向能干。每日在管好小孙子吃喝拉撒睡之余,还能将整个屋子打理得干净舒适,晚上,她也带着小孙子睡觉。这样,儿子媳妇尽可以过自己的二人世界。
至于吃饭,A的工作量也不大。B夫妻俩一日三餐基本上在外面解决(晚餐他们完全可回家吃),因为A做的饭菜不及外面的有味儿。为此,A有些失落,也觉得总在外面吃不划算。但这也仅仅是在心里想想,未曾当面说。这是代际间的分歧之一。
最大的分歧是在带娃细节上,儿子B当面指责A几乎成了家常便饭。B自妻子怀孕后,便学习了系统的育儿知识,小宝贝也确实养育得很健康。B对女儿的饮食卫生穿着等方面很是讲究。
于是,面对自己的母亲,B常常无所顾忌地“指教”一一
“你怎么水都不晓得带一瓶出来,待会C口渴了怎么办?”这次一次在外就餐B当着客人面说的。
“妈,你怎么不抱好一点?”说着,顺手将母亲的手臂往上一提,力度还不小。此刻,旁边亲戚的小朋友正欲去拉C的小手。
“妈,你怎么能松开手站在C后面呢?C摔了怎么办?”
……
只要三代人在一起,诸如此类的提醒与责备不绝于耳。反正是自己的儿子,A似乎早已习惯,却又总是做不到如儿子的看育规则。
令人佩服的是,B这位超级奶爸,他对小宝贝成长的每一环节都很关注投入,迫于生计又不可能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因此,只要在他的视力范围内发现母亲某一看娃行动“不妥”,便忍不住“指教”。似乎根本不用考虑母亲的感受。
亲子之间,因为“爱幼”而忽略“尊老”,也惟有这种关系才可以如此亏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