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公开课,断断续续准备了一个多月。集中准备也有两个多星期。终于讲完了,内心感觉非常轻松。但也有心得体会,经验教训。
经验1. 备课的一点体会。很多前辈以前告诉我的经验,如一定要备学生,一定要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前自己备课更测重备教学环节,让每个环节能顺畅衔接。感觉没有深入进去,没有备课的深度。
这次在备课时,提前做了问题调查,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有几个设计的讨论题,提前做好问题引导,避免学生盲目讨论,更有讨论的针对性。在案例分析的环节,选择的材料还是很好的,关键是问题的设置,问题的引导。在28班试讲时,我一个材料设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材料中体现了什么保护?这个问题很简单,讲解也没问题。第二个未成年人认为受司法保护,犯罪也没有关系。你怎么看?对于这个问题,我只是做出了答案,但是怎么思考怎么引导并没有想到,我当时认为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就可以了,太想当然。学生的反应并不好,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思考,反应非常冷淡。
下课后,我就思考怎么解决问题,我开始怀疑材料选的不好,然后在24试讲时换了几副画,但是处理成了怎样学会自我保护的问题,选材也不好,试了一次就放弃了。然后27班又开始用的段某的材料,还是出现了28班同样的情况。我感觉有点束手无策。李老师肯定材料非常好,关键看你能讲深入吗。然后,我开始琢磨材料,该如何设置问题,如何引导问题。我把材料分成了两部分,第一段设置两个材料,讲遇到校园欺凌如何自保。专门上网查了内容,并做好记录。如何寻求保护,让学生联系本节内容。第二个问题设置了一个猜猜看的题目,你认为该如何处理段某等人。也是要想到学生不会回答时,该如何引导学生。后面的问题也是要提前想到如何处理,在纸上落下解决方案。这样在26班再试讲时,就顺畅多了。
经验2.备课要有深度。课本一定要多读几遍,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多提问,把东西往多了准备然后在进行选择。教材中提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我就想看看保护法讲什么吧,看了以后发现原来这节课就是依据保护法来设置的,然后保护法就成了这节课的一个主线。
教参也要多看,上面是对教材的解读,也是对教材的教学建议。一定要多看几遍,每一遍收获不同。还有要用互联网,比如司法社工,司法机关概念等都需要上网去查。
经验3.课程要注意丰富性,在课程设计上设置了情景剧,这是对其他老师哪里学来的,这位老师的做法值得学习,把教材中的漫画材料加工成了情景剧。这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可以借鉴。微课的形式也是像其他老师学习的,也是对教材的加工,这次在模仿中也学到了很多对教材的加工形式。所以多听优秀老师讲课真的可以学到很多,模仿别人讲课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
不足,在上课时,时间控制不好,四大保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