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年画,是中国的古老传统文化;过年贴年画,是中国人的传统年俗。 贴起年画,才算过年。
每当:家家户户、欢欢喜喜地在:门窗、墙壁贴上年画,祈求来年家宅平安、风调雨顺,一股浓浓的中国年味儿便扑面而来。
在浓浓的年味儿中,对于中国人来说,年画就不只是一幅画。它,还是承载着追梦的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图腾、幸福之舟。
中国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非遗。
在古代,人们在过年时,会制作和张贴漂亮的年画。年画的内容,丰富多彩,起到增添节日喜庆气氛的作用。
民间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
年画,在中国民间,是一种寓意吉祥的形象。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一种:中国传统社会特殊的象征性装饰艺术。
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
每值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
中国四大年画——包括: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江苏桃花坞的木版年画,都具有美好的寓意。
鲁迅先生,在他的《朝花夕拾》中,专门描述了滩头年画《老鼠娶亲》,并将该画视为珍品收藏,此画大英博物馆亦有收藏。
绵竹木板年画:
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绵竹年画:构图讲求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一;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洗炼、流畅,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绵竹年画,分:红货、黑货两大类。红货——指彩绘年画,黑货——是指以烟墨或朱砂拓印的木版拓片。
杨柳青年画:
为中国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它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
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桃花坞年画:
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绚丽。常以紫红色为主调,表现欢乐气氛。
基本全用套色制作,刻工、色彩和造型,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民间艺术风格。
主要表现:吉祥喜庆、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果和驱鬼避邪等民间传统审美内容。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
杨家埠木版年画:
始于明代,兴于清朝;重喜庆、浓彩、实用;多反映:理想、风俗和日常生活。
构图——完整匀称,造型粗壮朴实,线条简练流畅。具有浓厚的民间风味、乡土气息和节日氛围。

(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