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从享借APP产品定位、理念、用户定位能等方面进行分析,综合享借APP使用过程中的功能和交互体验,从整体上对享借APP给出评价,让大家全面了解享借APP的特点及其优缺点,从而对享借APP有一个清晰认识 。
产品理念
分享经济如火如荼,物品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是必然趋势,闲置物品将会在流动使用中产生价值,由此资源利用将会率提高。
产品定位
好物品的分享平台。
产品核心用户描述
年龄:通常在 22 到 30 岁之间
职业:大多集中在互联网、金融、传媒、时尚等领域
行为及心理特征:好奇心旺盛、接受新鲜事物快、敢于尝试新鲜事物
核心用户使用场景
物品出借者使用场景:
分享自己好的东西,通过物品的描述建立自己独特富有魅力的社区形象,以此可以寻找同好,享受分享的快乐,主要是精神上需求的满足。
物品需求者使用场景:
通过简单操作,借到自己需要的物品,而无需购买、无需占有,物质上需求的满足;
通过社区浏览发现另一种生活的可能,体验新鲜的事物;
寻找同好,结交朋友;
产品核心逻辑及关键点

关键点:物品出借者上传好的物品,借物者能借到自己需要的物品。
产品结构图

产品初识
对于享借APP的认识,源于馒头商学院上享借APP创始人李厚晨的一次讲座分享。好奇心驱使下,下载安装享借APP,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竟然可以免费借东西。对于我这样一位屌丝用户来说,这着实是一个痛点。在我正式下载享借App之前,了解一些享借APP的理念,其中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
产品启动界面
享借APP启动界面(如 图-1所示),第一感觉十分的简洁大方,整个APP的主色调为蓝绿色,给人一种儒雅清新的感觉,整个感觉和用户群体的定位十分相符。启动界面加上产品定位的Slogan会更好。

产品主要功能及其交互体验
将通过借物者借用物品和物主上传物品这两个过程展现产品主要功能,并分析其交互体验。
发现物品
作为物品借用者首先需要发现物品,再进行借用,发现自己喜爱的物品主要通过三个渠道实现:专题活动、附近物主和热门聚类(如图-2所示)。将展示三个渠道各自的特点以及通过三个渠道发现自己喜爱物品的交互流程及使用体验。

发现物品渠道

通过这三种主要渠道浏览物品时,物品信息显示了物品名称、物品图片、物品距离自己的距离和评论数。其中物品基于自己当前定位的距离数,可以方便决策是否要借阅。如果你对于距离没有概念的时候,点击查看物品详情,通过地图的位置对于物主距离会有直观的感受,这是一个比较人性化的设计。例如:浏览物品时,发现“小宅魔镜3D虚拟现实眼睛”自己十分想借(如图-3所示),浏览页面可以清晰的看到物主距离自己8.4KM,如果自己对于8.4KM没有明确直观的感觉,可以点击查看物主在地图上的位置,如此可以直观的感受到物主和自己的距离。

其中物品信息展示中的评论数十分有利于物品借用者了解此物的受欢迎程度,这一细节还使得用户有了解当前浏览物品的欲望,尤其当一个物品的评论数很高。
整个物品信息展示中并没有直接显示物品借用状态,用户需要点击物品之后才能确定物品现在是否可借用,这给借用者带来不便。
借用物品
通过以上三种介绍的渠道发现自己物品之后,接下来需要借用物品,借用物品的流程如图-4所示。

整个借物过程较为流畅,第三方作为物主和借用者中介并有押金作为担保,减少了物主心理上借出的忧虑,也使得物品借用者放心借用,不用担心押金不会退还。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改善的地方。
问题一:
借用时长应该从实际借到物品开始计算,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是从支付押金那一刻开始,但是支付押金有并不意味着物品已经到达借物者手中。
解决办法:
在图-4-3的对话框中,添加一个借物者和物主彼此确认物品已经交接的功能,当彼此确定好物主已经将物品借给借物者后开始计算借用时长。
问题二:
借用关系确认后,对于物主地址获取不直接,带来很大不便。只有获取物主的住址才能见面借物品,目前获取的方法需要从之前的对话框中点击物主的头像,进入物主的个人资料,再点击物主的物品,再点击物主物品中你想借到的物品,才能看到物主的详细住址,即使彼此直接在对话框中沟通物主住址时,也只能通过文字描述,不够直观。
解决办法一:
类似物主信用值和被推荐值,直接将物主地址作为物主基本属性在个人资料中给予地图展示(如图-5所示)。

解决办法二:
目前在如图-4-3的对话框中只能发送图片和文字,可以加上类似微信地理位置的分享,这样将极大的方便彼此见面,即使见面地址临时发生改变。
上传物品
上传物品主要通过图-6、图-7、图-、8图-9所示的右下角蓝色加号,点击即可上传物品,操作十分的简单,如图-10所示。其中上传物品的主要 场景主要有:
专题活动---专题---见图-6;
热门聚类---见图-7;
当前定位---用户动态---见图-8;
个人中心----我的物品---见图-9;

产品整体体验总结及展望
整个产品功能、产品结构、产品交互、产品风格以及产品社区氛围十分符合产品的定位以及用户特点,比较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对于产品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吸引住用户,怎么能够沉淀、活跃用户,从而从这些用户中获得商业价值。
对于吸引用户,从产品借用者角度而言,免费借用好的物品就是痛点,这就意味着只要平台的物品足够丰富,就能轻易吸引住借物用户,所以享借App关键点不在于能否吸引借物者,而在于能否吸引足够多好物品的分享者。从好物品的分享者角度而言,使其在享借APP中上传物品的关键点在于:
1.分享者高度认同享借APP的产品价值理念;
(这一点其实决定了整个享借APP社区的氛围,也决定了享借目前用户规模。)
2.社区氛围和社区的定位高度契合;
(不然很难吸引到认同享借APP产品理念的分享者;社区氛围的最高境界在于基于产品定位亚文化的形成,享借APP的社区氛围距离文化氛围的形成有一定距离。)
3.很棒的产品社交属性功能;
(社交属性的功能,最能够沉淀用户,吸引物品分享者;目前,分享者能够通过享借APP分享好物品树立自己美好的社群形象,结识新朋友,但是被分享的物品本身不足以成为表达足够内容的社交语言,况且分享物品当中“借用故事”这个最容易产生吸引用户内容的功能在产品中显得很疲惫;)
4.分享物品可以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奖励;
(这是享借APP中专题活动的功能,但是力度不够)
即使享借APP能够吸引足够多的物品分享者和物品借用者,但是用户只是把享借APP当成一个分享物品借用物品的工具,享借APP整个社区是活跃不起来的,用户也没有粘性。就目前而言,很少会有人高频次的分享物品,很少有人高频次的借物品,享借APP很容易落入工具类APP的归路:用户停留时间短和用户使用平次太低。最好的解决办法,强化产品的社交属性的功能,不仅要把社交属性的功能融合在上传物品和借用物品的过程中,还要把社交属性的功能单独列出来,摆在整个社区重要的位置上。
目前享借APP未呈现出成熟的商业模式,展望未来,如果随着用户不断的被教育,用户量不断的增长,达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凭借用户借用物品过程中产生的押金产生利润;或者走很多APP老路,引入第三方卖家,将卖家商品与出借的物品结合在一起,为商家导流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