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阴。
阅读书目:《产后身体革命》。
作者:莫里安·瑞恩,美国著名的物理治疗师,哥伦比亚大学护理学院讲师,曾多次出现在美国广播电视节目中。在女性产后身体护理方面,莫里安有着长达30年的临床治疗经验。她特别擅长处理女性妊娠和分娩后,身体出现的一些健康问题。

金句:
1. 一次产后,一直产后。女性经历了妊娠和分娩,身体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生过孩子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后,一些问题还是可能会发生。
2. 不管你是谁,产后让肚子收回去都需要时间。所以,不要给自己这样的压力:“生完孩子两天就能到Facebook上晒身材!”
3. 请不要认为你必须忍受疼痛——不是的。可以说女性在刚分娩后发生疼痛是常见的,但是这种疼痛若持续超过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则不正常。
4. 身体的活动是一种滋养露。你需要让身体活动来促进血液循环,进而使得骨骼与肌肉更加健康。
5. 恢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产后你的身体不同于产前,你不能一下子跳回到生育以前的那些常规健身项目
记录与感悟:本书是为产妇们量身打造的一本产后行动指南。这本书不仅扫除了一些对坐月子的偏见,还提出了很多可能就连你妈妈都不知道的产后经验。通过这本书,你将寻找到正确恢复身材的方法,避免身体遭到二度创伤,以及如何在照顾孩子的同时照顾好自己。
一、为什么产妇生完孩子后身材看上去还是很胖?
1. 子宫被撑大
女性怀孕后,随着胎儿的生长,子宫会被无限撑大。在产下胎儿后,子宫也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慢慢缩回到原来的大小。
2. 水肿未消除
刚生完孩子,女性大多都会有水肿的问题。水肿一般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会慢慢消散完。快速消除水肿的办法就是,穿戴能促进血液循环的高腰短裤。
3. 孕激素延迟效应
为了帮助胎儿生长,女性体内会不断分泌一种孕激素。而孕激素副作用就是会导致妇肌肉松弛。通常,孕激素消失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母乳喂养的女性时间相对会更久。
二、日常怎样锻炼可以迅速恢复平坦小腹?
1. 学会正确呼吸
刚生完孩子的产妇,腹腔缺乏抵抗力。而吸气则会给腹腔造成进一步压力,从而导致小肚子向外鼓起。所以产妇应避免“屏气”的习惯,平时要多注意呼气。
2. 保持正确的身体排列
所谓身体排列就是:你的胸腔在骨盆正上方,骨盆又在双腿正上方的一种方式。它不等同于姿势,而是一种无论你是站着还是走着都该保持的良好方式
检查身体排列有六个步骤,分别是:保持自然中立的骨盆位置、从骨盆起向上伸直脊柱、呼气同时将胸部摞在骨盆正上方、肩膀转动、下颌收拢、轻柔的盆底收缩。
3. 每天进行适当的训练
可以热身训练。这种训练并不是非要你花多少时间去重视,你也可以把它融入到日常生活里。比如:忙里偷闲转动下肩膀、扭动下腰背、活动下脚腕等等。
还可以步行。步行对于产妇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一种锻炼方法。作者建议:产妇生完孩子不久后,每天步行两次,每次10分钟;等过段时间则逐渐变成,每天步行一次,每次30分钟。有一点要注意:产妇不要做任何对身体有压力的运动!
三、生完孩子后怎样避免身体遭受二次损伤?
1. 不着急恢复产前运动
这是因为产妇的韧带、结缔组织和盆底肌肉还没完全恢复,如果贸然运动会给身体机能造成进一步的损伤。所以在至少三个月内,产妇不要去做剧烈运动。而步行相对来说是产妇最佳的锻炼方式。它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和恢复。
2. 不提太重东西
提重物会给身体造成负担,造成身体恢复时间延缓。所以产妇要注意自己身体感受,尽可能多让家人帮助自己。记住:除了抱孩子,不要提任何比孩子重的东西!
3. 穿戴裹腹带或支撑衣
裹腹带是用来支撑产妇肚子和子宫的,一般产妇生完孩子不久后就可以穿戴。
支撑衣则可以起到消除人体水肿和固定内脏器官的作用,但它不等于塑身衣。塑身衣有害无益,不仅不能起到塑身效果,还会引发盆底器官的脱垂。
4. 学会正确抱孩子的姿势
从床上抱起:产妇近距离正对孩子位置,两只脚分开呈小弓步的姿势,然后弯曲自己膝盖和臀部,注意保持背部自然挺直不要弯曲。抱起孩子时应该呼气,然后再慢慢还原身体。
从地上抱起:采用“高尔夫球手捡拾法”。产妇单膝跪地去抱孩子,然后靠腿部力量慢慢站起,起的过程中要注意呼气。
对产妇很有用的一本书,虽然于己无用,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