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字经》学文化(2)

作者: 草寇纶巾 | 来源:发表于2017-10-15 16:33 被阅读118次

性相近,习相远。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论语·阳货》。

孩子小的时候,性格脾气都很类似。长大了以后,处事、秉性,养成的习惯,却相去甚远,差距很大。

性本善的性指的是骨子里的根本属性,这句的性指的是表现在外在的性格具象。

相字,会意与形声文字,从木从目,站在树顶俯瞰下面(过去的树貌似都很高,所以俯瞰也),省视也。引申为互相比较,交互的作用;容貌,物品的外在样子。

从《三字经》学文化(2)

近,形声文字,附也。从辵,斤声。“斤”为“圻”省。指“王畿”。“圻”省与“辵”联合起来表示“行走于王畿之内”。本义:小范围行走。在(王宫)附近转悠。转义:短途旅行。转义的引申:短距离)

习,会意文字,从羽从白。数飞也。与鸟飞有关。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引申为实践,习惯。

远,形声文字。从辵( 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字表示在屋宇下手把手传授记数和计算,学自然有师,学是知识的传承。学会了先人的教导,从而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取得效果,自然获得了成就感,心情也就愉悦了。“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谬也。

学习《三字经》,除了训诂,更要明白语境。

我们不妨这样设定一个场景:一个青年人刚刚得子,心悦之余,请教一个老迈智者如何培养孩子。于是二人把茶问盏,老人款款道来。“孩子都是好孩子,为什么有的富贵,有的贫弱;为什么有的青史盛名,有的遗臭万年;为什么有的尊养父母,有的恍若豺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埋下因必有果。孩子就像一张干净的白纸,是写是画,是揉搓了弃之如履,还是洛阳纸贵,就看父母和老师的因果了”。

相关文章

  • 【蒙学经典】——《三字经》总目录

    【蒙学经典】——《三字经》【总纲】 【蒙学经典】——《三字经》【1】 【蒙学经典】——《三字经》【2】-【4】 【...

  • 从《三字经》学文化(2)

    性相近,习相远。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出自《论语·阳货》。 孩子小的时候,性格脾气都很类似。长大了以后,处事、秉性...

  • 幸福感恩日记20190306

    学经时间:20190306 学经方法:147累积法 学经内容:《易经》上9-11,《诗经》,《三字经》2,《少年儿...

  • 幸福感恩日记20190309

    学经时间:20190309 学经方法:147累积法 学经内容:《易经》上9-11,《诗经》,《三字经》2,《少年儿...

  • 幸福感恩日记20190310

    学经时间:20190310 学经方法:147累积法 学经内容:《易经》上9-11,《诗经》,《三字经》2,《少年儿...

  • 幸福感恩日记20190307

    学经时间:20190306 学经方法:147累积法 学经内容:《易经》上9-11,《诗经》,《三字经》2,《少年儿...

  • 2019-03-06

    学经时间:20190305 学经方法:147累积法 学经内容:《易经》上9-11,《诗经》,《三字经》2,《少年儿...

  • 说到做到20190310

    学经时间:20190310 学经方法:147累积法 学经内容:《易经》上9-11,《诗经》,《三字经》2,《少年儿...

  • 肖何视频学国学背三字经

    两岁玩童学国学,骑马爱背三字经。 心从口亦口从心,勿仿老父歪诗人。

  • 萌娃学诗·绝句二首(其一)

    好几天没有带柒小妞学唐诗啦,她最近总爱背声律启蒙和三字经,不过呢,进展也不大,三字经从“人之初”背到“子不学、断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三字经》学文化(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hc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