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儿小时候,那会村里放露天电影,忙活了一天的人们,当夜幕降临时,就三三两两的自己搬带板凳,去看露天电影。有时,碰上过年的时候,乡政府那头的大礼堂里面,就有,从大年初一一直放到初八或者初九的多场电影。
多年以后,雨儿还有映象的,是一部名叫《舞狮人传奇》的影片,具体的内容,雨儿已不记得了,舞狮人,这是雨儿对民间艺人最早的记忆。
关于舞狮人,村里的老人们言:当年的舞狮人,一般都会点功夫。有功夫好的舞狮人,本身就是练家子,具有比较好的,这个古老的民族传下来的武术功底。
那会的雨儿,对文和武的鉴别,还很懵懂。只有当村里有远方过来的武术教练,来村里给娃娃们练习武术基本功,雨儿嚷嚷着跟她爹说,要报名去学武术时,雨儿爹一口就斩钉截铁的回绝了:“不去学,学打招打!你打得一个人赢,你打十个人不赢,你打得十个人赢,你打一百个人不赢……”。
任雨儿怎么磨破嘴皮,就是不许跟着去操练。这对一向喜欢动手动脚,安静不下来的雨儿而言,当时心痒痒得,心里那个委屈,真是无法形容啊!
及至后来,雨儿才慢慢明白,文官的后代去习武,是有违祖训的。雨儿爹如果怂恿娃娃们去学武,那就成了不孝儿孙了。文人的后人,传承肯定是以文为先,好好学习这个民族的文化知识,才是正道!
雨儿爹的先祖们,大多是文官。可是,人生——戏剧性随时实时上演。
雨儿是在她外公的家族长大的,那是山区的一个村庄。
雨儿离开村庄多年之后,有一年,雨儿回到村里,见到了族里的柏芝爷爷,那一年,柏芝爷爷七十八岁。
乡邻们说,早春三月的时候,山区的春天,咋暖还寒,年事已高的柏芝爷爷,还能穿着过膝的雨靴,站在水田里,扶着犁,跟在耕牛后面犁田。
那一年,雨儿见到柏芝爷爷的时候,是山区的冬天。在柏芝爷爷的家里,昏黄的灯光下,斑驳的墙壁,木方桌下,舔着淡蓝色火苗的煤火,隔桌而座,一席长谈,揭开了这个家族,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关于这个族人聚居的村庄里,族人的先祖们,在早年远走他乡时,有过怎样的人生博弈和世事感怀。
柏芝爷爷讲:那时候,村里的先祖们,接伴去他乡谋生,跑码头,找水路交通方便的地方,并且在那里能落定脚跟,扎下根来,求生存谋发展,是要实力的!要势力、要财力、要体力、还要同心同德。否则,就会遭当地人欺负和驱逐。
越是好码头,竞争就越激烈,凭实力才能生存下来。当多角竞争关系中,参与的多方智、谋、勇都旗鼓相当的时候,最后就剩下一个呆痴的模式取胜了——拼体力!
在那个基层全民尚武,来振国兴邦的年代,谁的功夫厉害,谁就能胜出。
柏芝爷爷说:这个村里的先祖,在那个跑码头的年代,是雄霸一方的。当时有个俚语,叫做“把式”,专门用来指武术功夫厉害的人。
雨儿记得小时候,村里人还在说:关于“红把式”的传说。红把式是这个家族上溯几代人当中,从村庄里外出远方跑码头的人之一 。
据传:红把式当年功夫了得,威振一方。这么说来,柏芝爷爷说得好像不是假话,这个关于红把式的传说,还在雨儿很小时,就一直在族人们口中流传。
只可惜,红把式的后人,再无一人习武;后人中,也没人会一招一式了。当雨儿亲耳听到柏芝爷爷道出其中的原委时,才惊觉:世事沧桑,恍然一梦;每个年代的人们,都有一个年代的使命。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