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得好,早上就起床早,散步到终点的时候,路灯还亮着,看了看手机,距五点熄灯的时间,还差了二十分钟。于是驻足,把目光投进黑暗的原野,在万籁俱寂中,欣赏这凌晨的秋景。
路上没有车,也没有行人,想必忙碌了一天的人,还在享受黎明前的鼾睡,这样便给了我这个闲人一方清净。
我早上的散步特别不靠谱,超过了四点半便不再出门。遇见几个熟人打个招呼也没什么,关键是少了一份清静,也让好多人分享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天空。就像现在,除了田野间秋虫的唧唧鸣叫,只剩下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声。心里无杂事,身体还很行,凉爽的南风吹过来,很快把自己融入了空气中。
喜欢秋晨,主要是它的清,尤其在这样没有雾的时节,看什么都没有遮掩,一览无余。春天的清晨欲望太多,让人感觉不胜负荷,夏天的清晨又太潮湿,纠缠得让人疲惫,而冬天的清晨雾太多,怎么也看不透让人添堵。
许多诗句里的“明月清风”,我想都应该是秋风,只有秋风的爽朗,才能配得上明月的清晖。前几天“七夕”,“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充斥了微信群和朋友圈,可见大家对秋风的喜爱。
今天没有明月,我便想低头去看晨露,没想到这时的路灯却熄了,周围便是一片沉重的黑暗压下来,让我有一种迫不及待跑到家的恐惧。然而黎明前的黑暗到底短暂,没走了十分钟,天就亮了。
换鞋进门坐在便池上,我突然明白了村上春树每天的长跑,锻炼身体是一方面,主要还是便于思考。就像散步,每天走相同的路径,周围的景物便熟视无睹,这大段的时间内,除了思考,好像也没有什么其它的可做。
我承认人和人之间智力有差别,但像爱因斯坦那样异常聪慧的,毕竟少之又少。对于同样芸芸众生的人,若想在一片鹅卵石中闪出金光,只有靠不断地思考。村上春树也不比别人多一个大脑,除了经常思考出几本书,弄出个“村上春树现象”外,好像肚子里也是一包青菜屎。
前几年《凡人修仙传》很红火,我看了几章,文笔虽一般,但思路清奇,也给了我希望。也是,如来佛起初是释迦部落的王子,朱元璋当皇帝前还做过和尚。什么都不是与生俱来的,凡人勤于思考一样可以修仙。
冲澡洗漱后平躺在沙发上,妻儿还在梦中。这又是一方宁静的空间,不写点文字,辜负了这样美的秋晨,怎么也不能心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