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波:你是怎样的司马懿

作者: 城南的宇 | 来源:发表于2017-12-26 13:40 被阅读117次

吴秀波来了!

萌叔

这次携《虎啸龙吟》而来。

开篇陆逊用诈降妙计,为司马懿与诸葛亮长达六年的交锋,做了一个完美的铺垫。重要的是四位辅政大臣,因此少了一位——曹休。

这一场大胜力保东吴十年安定,诸葛亮看到机会兴师北伐。十年之间六出祁山,每一次都遭遇司马懿的阻截。双方你来我往,斗兵法,用计谋,最后依旧是打了一个平手。

最初看三国历史,唯一对司马懿的了解,还是通过他的儿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谚语。以此揣测司马懿会是怎么样一个人,至少三国杀的将牌中,白脸司马懿给人一种狡诈、阴险、机智的印象。

吴秀波没有选择经典的历史人物去再塑造,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了大冷门、大奸佞司马懿。

《军师联盟》里仲达本不想出世,奈何形势逼人,不得已而为之。为了保全家人,为了保全自己,司马懿决定辅佐五官中郎将曹丕,助其登上帝位,司马家为此历经多次劫难。

《军师联盟》前半段,魏国谋士为了后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荀彧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易中天眼中最欣赏的三国谋士应是郭嘉。在吴秀波的眼中无疑是荀彧,因为,活得长久,故事才会更丰富,有内容。

荀彧一度很好的平衡了汉与魏的关系,在这之间斡旋多年。直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司空意念发生改变,或者说是动摇。荀彧不得不以死来阻挡阿满称帝。谁料为了名誉曹操并未称帝,而是留给后人去完成。天随人愿,荀彧并没有感受到,只是随了自己的心意而去。

谋士为了终于汉,合纵连横,或明或暗中与曹操角力抗争。司马家在乱世中能够辗转腾挪,皆因司马懿的运筹帷幄,或者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也正应了那就话——时局艰难!

后半段,柏灵筠的出现,司马懿多了一些浪漫,人物色彩丰富起来,多了一些情。

本来是曹丕安插在司马懿身边的卧底,没想到被司马家感动,竟然路转粉,暗生情愫,死心塌地为仲达卖命,多次救司马家于水火。

柏灵筠

在《军师联盟》最后一集中,压抑许久的司马懿上演了最长情的告白,不在为了生死而苦恼。曹丕政权稳固,司马懿可以明哲保身,退居温县老家了。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

但是,陪伴司马懿共克时艰的柏灵筠则不能随之前往,留守洛阳为司马懿的回归做好铺垫。依依惜别之际有了《军师联盟》里最精华的一段对白,细腻、克制、深情、凝望。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告别变成了告白。

朝朝暮暮的惺惺相惜

彼时的司马懿英俊潇洒,温柔睿智,与柏灵筠是朝朝暮暮的相知相惜,因为顾及春华的感受,开始二人只能相敬如宾,这种克制在大军师司马懿中出现过很多次。

对于权力司马懿表现的很克制,对于爱情亦然。

点到为止比失去理智更加撩动心弦,这一点吴秀波饰演的司马懿做的恰到好处,一个语句上的停顿,节奏上的变化,都让这个司马懿变得味道十足。

《军师联盟》里的司马懿隐忍、长情、睿智、从容。

《虎啸龙吟》里的司马懿锋芒毕露、渴求一战。

与诸葛亮数次对决,让渴求一战的仲达好生痛快。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心里对决胜过战死沙场,验证了攻心为上的道理。空城计开始,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心里对话贯穿北伐始末。

亮知仲达,懿知诸葛。

借刀杀人是诸葛亮与司马懿在虎啸龙吟中惯用计谋,曹真、张颌因此送命。《虎啸龙吟》中让我看到一个与以往不同的诸葛亮,从《出师表》到命丧五丈原,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不辜负先帝临终托孤,为蜀国耗尽心力。

火烧连营的诸葛亮不见了,少了些羽扇纶巾,多了些力不从心。即便诵读三国演义的时候也未曾有这种体会,或许这就是影视作品与文字的不同之处,人物刻画得更加有温度。

仪式感在《虎啸龙吟》中被委以重任,或许真实的吴秀波就很喜欢这种仪式感,比如上达天听,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再比如众将领命。

即便是战败也要有范、有血、有肉才行。

父子三人命悬一线

看大军师司马懿,看得到吴秀波的细致认真和值得回味的情怀。戏中不免掉几次书袋,《出师表》《短歌行》气氛被古诗词点燃。

养一只心猿意马,为了保全家人游走于权力边缘,心中有家国情怀,偶尔如闲云野鹤,或睿智、或诙谐、或坚毅、或隐忍、或两手旋转、或举杯对盏。这个司马懿有太多吴秀波的痕迹。

心猿意马

挑眉,握拳,标签式的动作为司马懿增加了许多动态感,不说话依然可以戏份满满。面临险境凭鹰视狼顾让人胆寒,身处乱世靠通晓形势保全性命。

鹰视狼顾

尊重历史,也需要对历史人物进行合理的艺术处理,至少在司马懿身上、在吴秀波的身上并没有什么违和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秀波:你是怎样的司马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od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