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9.《杨柳枝词(其六)》:柳意寄情,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19.《杨柳枝词(其六)》:柳意寄情,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作者: 金兰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5-07-19 16:02 被阅读0次

杨柳枝词(其六)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题解

刘禹锡生活的中唐时期,唐朝经历了兴衰变迁,社会矛盾逐渐凸显。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常常融入其诗作之中。《杨柳枝词》这组诗,刘禹锡借咏柳抒发各种情怀。此诗创作背景与对历史遗迹的感怀相关,隋炀帝行宫曾见证过隋朝的繁华,如今只剩残柳相伴,诗人途经此地,睹物思情,写下此诗。

逐句赏析

“炀帝行宫汴水滨”

首句点明地点,隋炀帝的行宫坐落在汴水之滨。隋炀帝在位时,大兴土木,修建行宫,其奢华程度可想而知。提及“炀帝行宫”,唤起人们对那段历史的记忆,为全诗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也暗示了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沧桑形成鲜明对比。

“数株残柳不胜春”

曾经行宫周边想必杨柳成荫,而如今只剩下几株残柳。“残柳”一词描绘出柳树历经岁月摧残后的衰败模样,“不胜春”则表明它们似乎难以承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柳树本是春天的象征,然而这里的残柳却无法展现出应有的蓬勃,进一步强化了兴衰之感,让人不禁为时光的无情而叹息。

“晚来风起花如雪”

傍晚时分,微风吹起,柳花如同雪花般纷纷扬扬飘落。“花如雪”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柳花飞舞的景象,画面凄美而又空灵。在这衰败的行宫中,柳花如雪般飘落,增添了几分寂寥与惆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氛围。

“飞入宫墙不见人”

柳花纷纷扬扬地飞进了宫墙之内,然而曾经的行宫如今却不见人影。曾经的繁华之地,如今人去楼空,只有柳花独自飞舞,更显行宫的荒芜与寂寥。“不见人”三个字,将历史的变迁和人事的凋零表现得淋漓尽致,引发读者对历史兴衰的无限感慨。

作品特点与创意

特点

1.情景交融:诗中通过描写炀帝行宫的残柳、飞舞的柳花等景物,将衰败的景象与诗人内心对历史兴衰的感慨紧密融合。以景衬情,情因景生,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叹息。

2.以小见大:从数株残柳和飞舞的柳花这些细微之处,展现出隋炀帝行宫的兴衰,进而反映出隋朝的兴亡这一宏大的历史主题。以具体的事物和场景,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深入思考。

创意

这首诗的创意在于选取了隋炀帝行宫与残柳这一独特视角,以柳为线索,串联起历史与现实。不同于一般直接描写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怀古诗,而是借助柳树这一常见意象,通过其兴衰变化来隐喻历史的沧桑巨变。同时,将动态的柳花飞舞与静态的荒芜行宫相结合,动静相衬,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在感受自然景象的同时,深刻体会到历史的沉重。

名家评价与地位

刘禹锡的《杨柳枝词》组诗在唐代诗歌中独树一帜,此诗以其深刻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成为怀古诗中的佳作。它为研究唐代文人对历史的思考和诗歌创作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素材。其情景交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对后世怀古诗的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古代怀古诗的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启发后人如何从细微之处挖掘历史的深度,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历史的变迁。

相关文章

  • 飞入宫墙不见人

    杨柳枝词九首(其六) 唐·刘禹锡 炀帝行宫汴水滨, 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 飞入宫墙不见人。 《通鉴纪...

  • 杨柳枝词二

    杨柳枝/柳枝词 [唐代]刘禹锡 清江一曲柳千条, 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 恨无消息到今朝。 这首《柳枝...

  • 理想与现实的交融

    到现在为止,今天我上的第九节已经完成了,是荔枝微课今晚八点的直播课程《有效沟通与人际交往》系列课程,兑现了自己在早...

  • 卢嘉弘文魁大脑初中集训营冬令营第一次作业

    历史六下人教版 盛唐气象 民族交往与交融表现 1、盛唐时期,汉族与一些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朝廷...

  • 卢嘉弘文魁大脑初中集训营冬令营第一次作业2

    历史六下人教版 盛唐气象 民族交往与交融表现 1、盛唐时期,汉族与一些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朝廷...

  • 杨柳枝 / 柳枝词 唐代:刘禹锡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雨过山村 唐...

  • 潇湘明月,一叶知秋风波里

    历史是残酷的,但历史也是现实的,又有谁能历史写得那么夸大其词,不难想象,历史终归历史,谁也不能改变。 前面提...

  • 柳枝词

    万家灯火掩寒蟾, 寂寂林阴酒半酣。 细雨落花舟一叶, 春风何日到江南。

  • 柳枝词

    北风起处秋色艳,一树婆娑话苍凉。 绿意犹在纷纷落,情深难抵寒夜长。 白石清溪艳阳日,白絮纷飞思谢娘。 嚢昔如梦随流...

  • 柳枝词

    柳枝词 宋 ·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9.《杨柳枝词(其六)》:柳意寄情,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fig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