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宠妈艺术#忆母亲

作者: 河沿边 | 来源:发表于2018-04-28 16:38 被阅读1366次
参加十九周年国庆观礼,前排右一为母亲

 

工伤前的母亲、大哥和我

我母亲,今年在世的话整94岁。

记忆中的母亲身高1米65,脸型酷似老一代歌唱家朱逢博,是一个颜值担当的美丽女性。

(一)

70年代初,一个阴沉的下午。在芜湖市赭山31号防空洞井口,我母亲和其他4位工友下井操作时,由于上下绞车缆绳脱落,5人从30多米高的井口轰然落下。此次事故,造成母亲双脚粉碎性骨折,腰椎压缩性损伤。当时听救起我母亲的工友说:你妈妈那双胶靴倒出来的全是血水。

真是福大命大,母亲与死神擦肩而过。医生判定她的后半生将在轮椅上度过。倔强的母亲,到上海手术治疗后硬是从床上爬起来,下了地,最后通过锻炼,不但能行走,还能自己照顾自己,甚至照顾起一大家子饮食起居。

这个意外对母亲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她由于腰椎压缩性损伤,人变得佝偻起来,身高由1米65一下变得连1米5都不到了,走起路来步履维艰、蹒跚不定。要不是因为这个缘故,我母亲可能依然健在。

(二)

我的母亲是一个事业心极强的女性。在工业学大庆那个火红年代,母亲在工作中苦干实干、处处争先。她和我说过一个非常生动的事例,以前上班时间为早上7点半,她为了搞好整个工序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其实这不是她的本职工作),一般都要提早半个钟头,甚至一个小时到厂。整整这个,顺顺那个,把开工前的工作准备的妥妥当当。那个年代人的思想都很积极,提早到厂的不只有我母亲一个人。只要发现有人和她差不多时间到厂的话,那她第二天会去的更早,甚至有时早得都需要翻窗进入车间。

60年代末,全国掀起一股大挖防空洞热潮。年逾46岁的母亲积极报名,要求到第一线去挖防空洞。现在回头看,年龄已经过了46岁,还要从事这么危险繁重的体力劳动,她的上进心是不是太过强烈了?不然她也不会赶上本文开头叙述的那段落井悲剧。但是反过来想,这不正是老一辈人的勤劳忘我、重大家轻小家的主人翁精神体现吗?

母亲60年代初就入了党,那些年几乎年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或是劳动模范。用现在人的词语来评价她的事业,我母亲确实做到了极致。厂级,局级、市级荣誉无数,最高荣誉为1968年作为工人劳模代表参加北京国庆观礼,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并出席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国庆招待会。

(三)

     

在事业上任劳任怨,在平常的生活中,我母亲也和天下千万个母亲一样,具有平凡朴实、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好品质。

我们家是清一色的男孩子,在艰苦贫瘠的年代,要把我们几个儿子拉扯大,确实很不容易。不说别的,几个儿子吃喝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吃的喝的要比别人家的孩子多,衣服也比邻家孩子要坏的快,那脚上的鞋子坏的速度就更加离谱了。母亲为了给我们做鞋子,起早贪黑纳鞋底,纳鞋底的针有时涩得拔不出来就用牙咬,最后硬是把门牙都咬出一个豁口。

其实这些都是小事,最怕的就是不知什么时候,一个孩子头缠纱布,在家长数落下来到我家门口,大声地叫道:你家大人还在家啊?你管不管你家儿子,看把我家儿子头都打破了。

母亲上前一个劲地赔不是,从口袋里飞快地拿出仅有的一点钱塞到孩子的家长手里:给孩子买几个鸡蛋吧,真对不起了,回头我好好教训教训我家儿子。

受伤孩子的家长嘟嘟囔囔很不情愿的回去了,我们家闯祸的那位少不了被一顿严正数落。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很少有柔情的一面,做事总是风风火火,从没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女性,巾帼不让须眉。要说我从没有体会过母子情深、舔犊之爱的柔情瞬间,那是瞎扯。有过,确实有过,只不过是一顿粗暴之后的怜惜。

记得有次,秋后天气,落叶纷飞,落英成阵。我们小伙伴约着一起到江中游泳。母亲知道后,坚决不许。男孩就是调皮不听话,执意要去,几个回合下来,母亲见劝说无门,就要动手,我好汉不吃眼前亏,掉头就跑。母亲已是工伤残疾,行走不便,她怕劝说无效,又心急如焚,情急之下,将手中的拐杖扔了出去。

事又凑巧。我也担心母亲行走不便,这一跑会给她带来不利。就放慢脚步,回头看看母亲怎么样了?不偏不倚,飞过来的拐杖正好砸到我脸颊。

刹那间,空气仿佛凝住了。我哇地一声大哭起来,一步三回头地往家走;母亲也愣在那里,心中的气好像没有消。回到屋里倒头睡在竹床上,闭着眼睛哭闹不止,见没人理会竟慢慢地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脸颊一阵刺痛,睁眼一看,是母亲在抚摸我的伤口,见我醒了,她还不忘一声责怪:“叫你不去,就是不听话。你身体单薄,河水又冷,要是下水的话,不生病才怪呢!”能看出母亲的眼睛是湿润的。我心里一下子涌出无限的自责……

(四)

面对艰苦的日子,我的母亲从没有叹息、没有放弃,总是乐观面对,从容生活。她经常入景生情地和我们讲一些做人道理和生活常识,用到的都是一些市井俚语或民间谚语。乍一听这几乎不可能,要知道我母亲可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家庭妇女,连识字班都没去过,哪能说出这么深奥的道理?然而,这确实是真的,有些话语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

比如,以前我们都是烧柴火大锅灶的,生柴点火是件技术活,母亲见我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时候都会耐心的跟我说:"人要忠心、火要空心”;在看到我贪睡迟起的狼狈样时她生气的说:“早起三光、迟起三慌”; 每次牵着母亲温暖的手出门,她都教我喊爹爹、奶奶,叔叔、阿姨,她告诉我这叫“是大还大、是小还小”;在每次菜烧得咸味太重的时候,她总是自信的说:“多吃四两盐、走路在人前”;太阳落山,天色渐暗,吃奶的孩子嗷嗷待哺,母亲指指小孩温情对我说:“黑影子上墙、奶伢子要娘”;早晨阳光乍现,俊俏的蛋鸡昂头高唱生蛋歌,咯咯蛋,咯咯蛋,母亲告诉我:“鸡生蛋过年、鸭生蛋种田”;冬天的夜都是来的那么早,没等我们放下手中的筷子,天已经黑漆了,母亲经常安慰我们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春天的季节,花含苞、枝吐绿,我们想种点什么?母亲会说:“前不栽桑后不栽柳”;我在家老小,有点调皮,不太听话,她会很严正告诉我哪哪不准做,哪哪不许去,这叫“桑树苗子从小约(方言:约束的意思)”。至于乌龟过门槛一跤大跌;苋菜不要多少油、只要三把揉;小鸡小鸡你别怪,你是我家一道菜;太阳拦中线,三天不见面;等等俚语,不一而足。

现在归纳起来觉得很轻松,但是,要从一个大字不识的母亲嘴里恰如其分地说出这么多寓意深刻的话来,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觉得母亲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具有大智慧。

(五)

同样是在一个阴沉的下午,我接到母亲突然病倒的消息,匆忙赶到医院。眼前,母亲静静地躺在那里,开始还嘟喃着要喝茶,要喝浓茶,随着病情的加重,她的昏迷的程度也在不断地加深。就这样一直到离世,她也没有睁开眼睛看看这个不舍的世界,也没和我们这几个让她牵挂一辈子的孩子说一句话,交待哪怕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母亲就这样走了,面部非常安详。亲眼看着母亲的气息一丝一丝变得细微,一丝一丝变得游离,我五内俱焚,心如刀绞,却又那么不知所措。我不相信母亲会离我们而去,而她确确实实撒手离我们而去了。

现在回忆起母亲,让我最感到内疚的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我母亲这一生吃了不少苦,养育我们几个儿子,自己却没有享到一天福。享福是什么?我理解的享福就是做子女的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碗浓汤、一次搀扶、一趟旅行,简简单单,实实在在。而这一切我都做到了吗?说实在的我做得不够。我只知道享受母亲对我们的恩泽,却来不及回报母亲。

天堂里的母亲,你还好吗?你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你生前树立的乐于奉献,一切为公,不怕劳苦的精神,以及淳朴厚重的家风值得我们一代一代铭记在心,传承下去。

  

天堂里的妈妈,您的儿子非常非常想念你。

活动传送门

相关文章

  • 岁月苍苍

    新中式宠妈艺术#岁月苍苍,母亲,我拿什么爱你? | 流年拾记 《#新中式宠妈艺术#岁月苍苍,母亲,我拿什么爱你?》...

  • #新中式宠妈艺术#忆母亲

    我母亲,今年在世的话整94岁。 记忆中的母亲身高1米65,脸型酷似老一代歌唱家朱逢博,是一个颜值担当的美丽女性。 ...

  • #新中式宠妈艺术#母亲节的心声

    #新中式宠妈艺术#母亲节的心声 我的母亲,49年生人,正...

  • #新中式宠妈艺术# 忆

    五岁,不愿上幼儿园,每天清晨抓着你和哥哥的衣服大哭。你问我为什么不愿上学,我已然忘记怎么回答的你,只记得说自己想回...

  • #新中式宠妈艺术#母亲

    几天前打电话回去听说妈妈感冒了,还病得不轻,几个晚上都睡不好。趁着周末我就打电话再问问她的感冒好了没。连续打了几个...

  • #新中式宠妈艺术# 母亲

    我儿时在山中长大。春有百花,夏有清凉,秋来硕果,冬日白雪皑皑,素裹银装。但我却从小体弱,长至五岁之时,得了一场大病...

  • #新中式宠妈艺术#母亲

    去年,有一段时间,母亲说她感觉身体不太好,晚上起夜特别多。 带她去医院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问:生小孩时,是顺产的...

  • #新中式宠妈艺术#母亲

    如果有人问我你回家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我一定毫不犹豫的回答“妈,我回来了”。 如天下大多数母亲一般,...

  • #新中式宠妈艺术#//母亲

    小孩子的世界里一片秋田,种着开学和纯真的的果树,季节到了,收获是许许多多的,他们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阳光下...

  • #新中式宠妈艺术#母亲

    文 | 自然 母亲再过两年就到了知天命的年岁,然岁月仍未遮盖住她的“昭华”。 母亲离过一次婚,在我眼里她是敢于打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中式宠妈艺术#忆母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gg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