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朋友发了一条关于“悦己、越己”的朋友圈动态——“悦己”是愉悦自己的能力,“越己”是超越自己的能力边界。几秒钟的一瞥,点亮了我大脑中的“灵感”之灯,我又延伸出“阅己”和“跃己”两个概念——“阅己”是检阅自己的思与行,“跃己”是不断跨越的人生跃迁。
悦己、阅己、越己、跃己,这何尝不是一个人内在觉醒,自我探索的过程呢。
悦己——爱自己,才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爱自己,是接纳,是包容,是一种自我肯定的能力。
英国作家王尔德曾经说过:”爱自己才是终生浪漫的开始。”我们向外界投入的爱,源自我们的内心,而我们内心的爱,则源于自己对自己的关照。
爱自己的身体,即使它并没有极其强壮;爱自己的灵魂,即使它还有些小毛病;爱自己的样貌,即使它并没有惊艳众人;爱自己的缺陷,即使它不完美,但也是让你与众不同的一部分。

爱你的优点,也接受你的缺点,坦然面对它暂时还在你的身上;爱你的健康,也接受突然造访的疾病,感谢它提醒你,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爱你好看的五官,也接受不那么好看的地方,它们不出类拔萃,也让你不千篇一律;爱你的皮囊,穿上最爱的衣服给它加分,但无需迎合别人的审美,要相信让自己舒服的才是时尚。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是的,愉悦自己,尊重别人,不自我封闭,也不迎合外界,由内而外愉悦自己,才是快乐的本源。
阅己——认清自己,才能重建生活。
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阅己是一种自我反省,自我重建的能力。
持续自我反省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检修”的过程,一步步发现不足,解决不足,修补漏洞;一步步发现亮点,强化亮点,扩大亮点;亮点被放大,不足在缩小,最终,让亮点覆盖不足,成为全新的自己。
“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是自省的高手,他在《六项精进》中用了大量的篇幅介绍自省:
1今天有没有让别人感到不快?
2今天有没有对人态度冷淡?
3今天有没有表现出傲慢?
4今天有没有做出卑劣的举止?
5今天有没有自私自利的言行……”
当一天结束后,回顾当天自己的所作所为,并进行反省,这点非常重要,我们需要确认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人间正道”。
如果自己的言行举止中存在需要反省的地方,那么不管是多么小的事,都必须改正。
把反省当成一种习惯,通过日日反省来荡涤自身心灵和磨炼自身灵魂的行为,你会在不经意间遇见更好的自己。
越己——超越自己的能力边界
贪图安逸是人的天性,在舒适区潇洒“葛优躺”,这看起来是很多人梦想中的“快活日子”,但舒适区从来不是安全港,一个人只有不断拓宽自己的边界,才能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小个头邓亚萍学乒乓球时,教练告诉她,“你太矮了,打球做爱好可以,做职业太难,放弃吧!”她没有放弃,最终成了乒乓球届的传奇。24岁为了便于国际交流,她从零开始学习英文,从只会认26个字母的差生,如今已是剑桥博士。
她说:“靠着一股劲儿,你越干就会越清晰你的未来,未来便会有希望,这是在我14年的运动生涯里,不断的重塑自己、挑战自己、打破自己的唯一方法。”
人生如同一场旅行,舒适区是众多景点中自己喜欢的一个,如果我们选择知足不前,那么我们一生也许就只能看到这一片风景。
跃己——不断跨越的人生跃迁
成功不是建立在短暂的爆发中,而是你永远都在往对的方向进行移动,唯有一次次超越,才有关键时刻的跨越,才有人生的终极跃迁。

跃己是从价值观、认知到行动的自内而外改变,是认知的革新,情绪的升级,行动的调整,需要我们投入足够多的精力、足够长的时间,让自我在时间的洗礼中脱胎换骨。
自我跃迁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全面升级的过程,当我们能够在更高的层次思考问题的时候,才能拥有了降维攻击的能力,才能从眼下的困局中跳脱出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看待世界,让原来的问题迎刃而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