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成长励志
古镜今鉴《群书治要》学习分享

古镜今鉴《群书治要》学习分享

作者: 胡淑静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16:15 被阅读126次
古镜今鉴《群书治要》学习分享

      今天学习了《群书治要》中一些古今圣贤的思想精华,希望对自己和所有热爱文字的朋友有所收益。《群书治要》是唐贞观初年,魏征及虞世南灯臣子奉命编辑的制世要典。该书应太宗理政之需,务求古圣先贤之道统与历代君王兴衰之根由,是一部难得的“次经之书”。

1、《易经》中有句话:“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象征女子的德行,说明女子应该效仿大地。大地非常宽容,你把好的、干净的东西给它,你把脏东西给它,它都没有怨言,全部接受。这就说明,️一个女人愈有德行,愈能忍辱负重,这个家庭才能经营得好,才能更幸福。我们女子要好好学习领悟践行、不断的努力,做好自己,积功累德,这样我们的小家才会越来越好。国家也会越来越好!

2、“大德必得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是说:真正有深厚德行的人,就像大禹那样,他的后母和弟弟的要至于他死地,他不仅没有怀恨在心,想着去打击报复,还不断的反省自己,最后终于感动了尧帝,把王位、天下之为让给他,最后感化了百姓,也感化了他的后母和弟弟,所以孔夫子称赞他说,真正有德行的人,一定是福禄寿名都齐全的。

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话有一定的规律,每一个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必然的结论,古今往来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这了就不一一列举了,清华大学校训就是厚德载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在《易经》上早就给我们指明了,中国人看问题不论一时论久远,不看现在看后代,再过十年二十年看一看他的后代子孙家道兴衰成败就明白了这句话的重要性。

5、“世之享盛名而不副实者 ,多有其祸。”在世间享有很大的名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但是却名不副实,这样的人会有意想不到的灾祸。这就时刻提醒每一个人要自醒,脚踏实地的做人做事,不断三省吾身,名要副实,多学习《感动中国》的十大道德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不断清洗自己的精神和灵魂,避免自己的过失,多帮助爱护家人和周围的人,多做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情,让人生更加幸福美好!

6、《孔子家语》中有一句话:君子有三恕。这三恕是“有君弗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弗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弗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意思是说你有领导,不能好好的事奉,不能好好的恭敬,不能负责尽职的完成工作人员,有臣子,有属下,你也希望他能够恭敬你,尊敬你,尽心尽力的为你服务,这就不是恕道了。有父母不能够孝敬,有儿子却希望他们能够回报你,那也不是恕道了。有兄长自己不能够恭敬的对待,瞧不起他,那么有弟弟妹妹,你希望他们恭敬你,对你顺从,这也不是恕道了。这一句话很简单,但是如果我们时时处处事事都已这句话为标准,我们的人际关系会越来越好,为人处事也知道该如何去做,这才真正的懂得“恕道”。

7、《论语》中有一句话就是“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我们看到贤德的人,做得比我们好的人,就要像他们学习,向他看齐,而不是妒忌他,讥讽他,障碍他。看到不贤的人,看到他们的过失,要能够宽容,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过失,从而不断的提升成长自己。

8、《群书治要》有一句话:“大忌知身之恶而不改也,以贼其身,乃丧其躯,有行如此,之谓大忌也。”也就是说,人最大的忌讳,就是明明知道自己身上有过恶,但却不能更改,这样就会害了自己的身心,乃至丧失了自己的生命,一个人如果这样的确是人生大忌了,这就要求我们要“知耻近乎勇”认真反省自己,看看自己究竟有哪些过失,从而不断改正自己的过失,人生才能真正欢喜和成功!

9、《易经》有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六爻,六爻六辞一般都有吉有凶,但在六十四卦中,有一卦是六爻皆吉,这一卦就是谦卦。而这个谦卦是“地山谦”。平时高山都是在平地之上的,但是在谦卦之️中,这个高山宁愿居于平地之下。《群书治要.孝经》上说:“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而谨度,满而不溢。”《尚书》上说:满招损 谦受益,实乃天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谦虚让自己受益,是天道的自然规律。

10、“四知才”是讲古时候的东莱太守杨振的故事,“是说秀才王密为了报答杨振的知遇之恩,乘着夜色,带了十斤黄金,要送给杨振,杨振不接受,王密说:恩公,这件事无人知道,我只是为了表达感激之情而已,你就放心接受吧。”杨振回答说:“这件事有天知、有神知、有你知、有我知,怎么会没人知道?拒不接受“四知财”。后来杨振的儿子、孙子和曾孙都做到了三公的位置,非常的显达。而他的后代子孙非常的廉洁,守住了他这种廉洁的家风。为了纪念他这种品格,子孙就把他家的一个房屋取名为“四知堂”。凡事杨家的后代子孙,从这个额匾下走过的时候,都能够知道他们的祖先不收“四知财”。

相关文章

  • 古镜今鉴《群书治要》学习分享

    今天学习了《群书治要》中一些古今圣贤的思想精华,希望对自己和所有热爱文字的朋友有所收益。《群书治要》是唐贞观...

  • 鉴古耀今,镜窥丝路

    本周五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出差间隙来到天津博物馆参观展览,看了古代铜镜展。在展览册子封面看到了一面分外眼熟的...

  • 吃一堑,往往不能长一智

    素书(拆14)说:要善于以古鉴今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真正有才能有智慧的人都懂得用前人的经验指导自己...

  • 何人杯酒宴群山

    何人杯酒宴群山 丹心一片百炼镜,鉴古鉴今不鉴容。 人间尘妄不合照,铁骨冷眼瘦一生。 若有良人同吾志...

  • 以史为镜,以古鉴今

    坐火车的这几天,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我只看了第一册。 看到朱元璋打天下,治社稷。看他从全家饿死,出家化缘,到后来...

  • 素书全鉴(11)

    要善于以古鉴今 【原典】 才足以鉴今,明足以照下,此人之后也。 【张氏注曰】 嫌疑之际,非智不决。...

  • 群书治要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群书治要

    《群书治要》是我国古代治政书籍的选辑。 唐初著名谏官魏征及虞世南、褚遂良等在贞观初年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599年-...

  • 《群书治要360》分享1

    【原文】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卷二 尚书) 【白话】皇族大禹有这样...

  • 以古鉴今

    汉武帝即位后第二年,因日食事件为引,广招天下贤良策问,以求德政,以匡不逮。由是,儒家思想影响中华数千年…… “臣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镜今鉴《群书治要》学习分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ka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