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八月会以这样的方式到来,在他乡,在路上,在别处。
七月过得惶然,失控。八月如期而至。
有了一个以拼命三郎的开始,希望接下来能平和和自如些许。
这几天看了韩剧《我亲爱的朋友们》,心中蓦然平静许多。
老年人要面临的那些关于自我的消退,那些曾经世界的消逝,让我心中涌动着巨大的难过。
曾经和阿青聊天的时候讲到年老就是不断在世界上消失的过程。这句话说来容易,但真的要去面对自我的丧失和消失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就如人生本来一样残忍。
每个人都必经的丧失,告别,病痛。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脆弱,每个人都无法割舍的牵绊。
我们来到世上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如果终将化作星辰重归宇宙,那么什么值得自己去花时间去追求呢?如剧中所示,是好的支持性的关系。那种自己装着坚强,身边人却替自己哭了出来的关系。那种自己跌倒,身边人让我们就地在她膝盖上休息一会儿还给我们周围树上荆棘保护我们的关系。
如果说我们无法避开生活的捶打,如果真的试着去理解生活,就会发现平淡的幸运性。如果还能遇到合适的人,并且付出珍贵的时间和耐心。是能得到巨大的力量,帮我们克服巨大的不确定带来的沮丧、崩溃吧。
什么是好的关系?在我看来先要能聊得来,三观要和。其次自我不能过大,是要真的成为一个陪伴的人,而不是一个救世主的朋友。
起码能把对方放到自己之前,愿意牺牲自己那些EGO,愿意去理解别人,这样才能叫做亲爱的朋友吧。
看到对面站着的这个个体的全貌,愿意包容对方那些别人看来是缺点的特质。愿意不离不弃,愿意成为对方有危险时第一个被叫的人。愿意在半夜三点听对方发牢骚,愿意在对方面前成为一个坦诚的人,成为一个嫉妒,自私,没用的人。愿意在对方面前放屁,打嗝,上厕所。愿意去看到对方光鲜之外的四拼八凑。
慈子:大儿子夭折,丈夫出轨后在柜子中死亡被别人怀疑,一辈子被保护好的公拼主,老年却得了老年痴呆。
晶雅:梦想和丈夫去环游世界,男孩子流产,因为没有男孩被婆家瞧不起,丈夫男权,极端节俭,子女不怜惜,大女儿被家暴,母亲卧床多年去世后和丈夫决裂。
兰熙:丈夫出轨自己的朋友,妈妈被父亲家暴了一辈子,弟弟腿部有残疾,曾经给女儿喂毒药,想要寻死。发现癌症,癌症晚期,做手术存活率只有百分之二十。
英媛:为了帮助兰熙,被兰熙误会,癌症多次复发,多次婚姻,被骗。
钟楠:一辈子照顾十几个姐妹的大家庭,终身未婚。想要成为文化人,不断地学习,为不同的穷酸艺术家买单。
朴烷:作者,接近四十岁,男友瘫痪,利用初恋的有妇之夫来企图忘却延河。生活围着几个阿姨打转。
这些人的人生并不是美好的,甚至很残酷的。但剧中的支持,爱让我觉得她们获得都还挺好的,因为她们有彼此。哪怕要面对社会的父权,哪怕要处理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
还有许多课题:残疾人可以得到幸福吗?
出轨有妇之夫是绝对不可饶恕的吗?
平凡的生活值得过吗?
人是可以被改变的吗?
孩子和父母的斗争是以什么为结局的?
老年人还能找到伴侣吗?
老年人的共同处境。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容易的呀?如果不说,是不是最亲近的朋友也无法相互帮助。
我们真的了解我们经常见到的朋友们吗?我们真的是了解自己的父母吗?
我们究竟是把父母当成了功能性的角色还是一个个体?
关系中存在着永恒付出的一方吗?永恒付出的一方才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
人去世了能留下什么呢?
当家长倒下了,孩子会一夜之间就懂事起来了,这是否也是团体的力量?团体自有自己的动力,不懂事的孩子背后必然有过度掌控的父母。
明明可以不管的事情,却大包大揽,那么这个看似付出的个体是否也从负担的关系中得到了自己渴求的东西呢?
父母和孩子的边界在哪呢?
社会对长子、长女的期待是否也是一种枷锁?
不会表达,不懂沟通的父母需要被理解吗?
是不是每一个看似平凡的人生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故事性?但前提需要倾听者有耐心去打开对方的心门,去放弃我执,去看到对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