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李季兰|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李季兰|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作者: 木子_d83b | 来源:发表于2019-04-28 18:06 被阅读9次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李季兰

李季兰|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在唐代,灿若星辰的诗人世界里,有一个女人她才华卓绝,风流艳冶在大唐盛世的诗人里犹如一道凉风,使大唐的诗词圈里有着阳刚之俊也有着阴柔之美。她是道士诗人李季兰。

那年是公元713年,随着一声啼哭李季兰出生在浙江湖州李家大族。她是家里的爱女,家人的掌上明珠自然受到父母的特别喜爱。父亲为她请来家教名师,教她翰墨,书画,琴棋。

幼小的她聪慧灵气,常受到父亲的赞许,六岁那年她已经学会写诗。那时院子里的蔷薇开了,开的五彩缤纷,姹紫嫣红。面对院中盛开的蔷薇她心有所获,随即吟出一首诗来: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已看去鬓散,更念木枯荣。

后来此诗如箴,成了她一生的写照。

16岁那年,她入了道门,在玉真观里她黄缎道冠,手执拂尘,随手一扫,扫去了16年的门风禁锢。

她感觉得到了自由,身心得到了很大解脱,可以随心而为,再也不用看家人的脸色做事,做家里的闺秀才女。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乖女,率性才是她的自由。

在玉真观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她每日看书读诗,焚香习琴,闷了就去山顶听一阵松声,渴了就去山脚掬一捧山泉,日子清静自在。

有一天在钟声想起的夕阳下,她坐在道观门前石阶上,看着山下。那里山花烂漫,有山泉青石,有青石上情侣之间的巧言答笑,让她心里突然有着悸动。

这悸动一天一天的生长,最终在她的心里长成了一颗寂寞的种子,她知道她的一颗心早已浸润在对爱情的渴慕中。终于有一天,她让自己暗怀春情的种子在她手上开出一朵诗来:

朝云暮雨两相随,去雁来人有归期;

玉枕只知常下泪,银灯空照不眠时。

仰看明月翻含情,俯盼流波欲寄词;

却忆初闻凤楼曲,教人寂寞复相思。”

她虽然身穿黄袍道冠,但她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她是一个小女孩,她也着自己的七情六欲。她心中热情如火,也有寂寞和思念。

李季兰|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她生性是狂放不羁的,再一个春天的午后,她对玉真观里的生活厌闷。一个人跑到剡溪中游玩。在剡溪中遇到了她人生中第一个男人——朱放。

少女情怀总是诗。遇到他时,他身着布衣芒鞋,在溪边把酒垂钓,那丰神俊朗的神态一下子引燃了她那颗蠢蠢欲动的心。

而他也对她的出现心动神摇。

一个是神韵万种的少女,一个是丰神俊朗的中年男人,在这次偶然的相遇中点燃的爱情的火花。

从这开始,季兰与朱放时常一起荡舟湖畔、游山玩水、抚琴作诗度过了一段浪漫美好的日子。可是,花在好看也会枯萎,浪漫的日子也终有结束的时候,有时感情在好的两个人也敌不过时间的变故。

朱放他是有才的,官场的失意让他隐居在剡溪中的山水之中。是个突然的意外让他遇到了她,可是他还有自己的理想要去实现。

好在一天午后,朱放收到了朝廷的圣召,宣他江西为官,他要去他的远方。两人不得不挥泪告别。

他离去后不久,她写了一首《寄朱放》给他:

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相思无晓夕,想望经年月。

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

对于相互爱恋的两个人来说,异地之恋是痛苦的。而她在这寂寞和痛苦之中为朱放写下了不少幽怨缠绵的诗句,她等待着朱放归来,来抚慰她“相思无晓夕,相望经年月”的凄寂情怀。

奈何,身在江西为官的他太忙,忙到没有时间去怀念他在剡溪中的那段美好生活。

有时候,打败爱情的不是时间,而是距离。

她在他们一起生活过的地方久盼朱放不归的时候,另一位男人走进了她的生活。

这位男人的出场方式与朱放不同,他是慕名而来。而他就是后来的茶圣——陆羽。

那时的陆羽还未成名,《茶经》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问号。他那时还很年轻,虽不貌美倒还清爽,赋有诗书,一身才华。唯一不足的口吃让他常常尴尬不已。

有一天他在家里,研究茶叶闷了,忽然想到这附近的玉真观中,有个小道姑,才华卓绝,诗词画艺样样精通。尤其是她风姿绰约又眉目含情一颦一笑让附近无数风流名仕倾倒不已。那天他慕名而去,就是为了一睹这个小道姑的芳姿神情。

那天,在个凉风徐来的午后,他穿着布衣青鞋,走进了玉真观。那个下午他们聊的甚是畅快,他看到了她的风姿柔情;她也看到了他的满腹书香。

从此,他们两个一来二去,对坐相望,煮酒烹茶,渐渐的互生情愫。她这时早已忘记那个在溪畔中的男人,而这个男人的出现恰如寂寞的寒夜,给她带去了一丝温柔。

陆羽,人如其名,温柔如羽。她生病,他为她煎药煮饭,静心照顾。他的体贴,他的无微不至在木兰的心里如一道暖阳,在她的内心开出一朵温暖的花来。这朵花后来成了一首“湖上卧病喜陆羽至”: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

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

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她把内心的那朵花化成了诗,来感激他的温暖。

她爱上了陆羽,陆羽也喜欢上了她。

不过,她是不幸的。陆羽他虽喜欢她,却不能给她承诺,也不能许她以将来。他那时是个有家室的人。他害怕他老婆,所以他对季兰只是一种蜻蜓点水的爱恋,拥有一次既觉满足。

而她是敢爱敢恨的,后来的她明白了他的优柔寡断,也明白了他的无可奈何。终于在一个黄昏后,互道珍重。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得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留给他这首诗后,那天,她走进了黄昏,背后是拉长一地的落寞的影子。

李季兰|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多少年后,又是在一个黄昏中,她闻到了一丝钟声,或者是一段经声。她沿着黄昏走近了钟声,走进了经声,走进了开元寺。

在寺里她被蒲团上他气定神闲的气度打动了。在一片祥和经声中,她觉得他是那么安静柔和。

多么和谐的画面,黄昏寺庙,和尚,女人。

几天后,她才知道令她又心动的和尚不是别人,而是诗僧皎然。

后来,她追她,她为他写诗: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结素鱼贻友人》

而他,是佛陀座下的一纳子,既削了发,就断了红尘。既然选择了青灯黄卷,就绝了儿女情长。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是他对她的解释,今生注定是无缘了,为绝她的痴情,他回她一首诗: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那天她读罢诗后,默然无语。

越是得不到的,越是渴望。身居道观,心处红尘,这才是真实她。她热情奔放,狂放不羁,手执拂尘,缺断不了她心中对爱情的憧憬。

李季兰|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多少年后,她遇到了很多名士:韩揆、刘长卿、阎伯钧、萧叔子……,这些名士先后走进了她的生命,又从她的生命里走了出来,却没有人愿意在她的生命中停留。

她有才情如何,有美貌又如何,而她只不过是他们感情宣泄的对象、风月场中的伴侣。

日月流转,时光飞逝,又多少年后,她已经71了。此时,昔日如花的美貌已衰落大半,已是美人迟暮。

那一年她在乱棒中而死,死在了曾经为朱渍而写的一首诗里。

一生风流艳冶、似水柔情,终于也在这一年香消玉殒,化作了一缕青烟飘散了在大唐的上空,留给了后世无尽的唏嘘和赞叹。

李季兰|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相关文章

  • 【中华文化中的“琴”】

    相思怨 李季兰 人道海水深,不...

  • 绝美相思诗

    相思怨 作者:李季兰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

  • 相思怨

    诗/李季兰(李冶)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着相思曲,弦肠一时...

  • 李季兰|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

  • 思念女神相,接上篇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忆她

  • 第77天

    人道海水深 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崖 相思渺无畔 ——李治《相思怨》 相思既无岸 何患离别前 若为相思鸟 今世...

  • 中国诗词赏析|相思冤

    相思怨 中国出版集团·诗词中国2019-04-02 作者:[唐]李冶 相思怨1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

  • 100天为爱抄古风情诗Day52

    相思怨 唐 · 李冶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

  • 不再在你温过的酒里徜徉—那些你不得不读的爱情诗词

    相思怨 李冶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著相思曲,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季兰|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mj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