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论语》原文之八十六

学习《论语》原文之八十六

作者: 坐看云起时wjh | 来源:发表于2024-01-18 06:11 被阅读0次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1]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2]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释】

[1]贯:贯穿、贯通。

[2]门人:曾子弟子。

宋·朱熹:“夫子之一理浑然而泛应曲当,譬则天地之至诚无息,而万物各得其所也。自此之外,固无余法,而亦无待于推矣。曾子有见于此而难言之,故借学者尽己、推己之目以著明之,欲人之易晓也。盖至诚无息者,道之体也,万殊之所以一本也;万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本之所以万殊也。以此观之,‘一以贯之’之实可见矣。”

明·张居正:“盖一人的心,就是千万人的心,我心里要尽的去处,就是人心所欲得的去处。若真实自尽,念念都出于忠,便能推以及人,事事都出于恕,可见千万人的心,只是这一个心,便都通得,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意不过如此,岂复有他说哉!

【译文】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贯穿了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是。”孔子出去后,别的学生问曾子说:“这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他老人家的学说,就是忠恕之道罢了。”

【解读】

忠恕是为人的基本准则,忠于自己的人懂得爱惜自己,忠于职守的人能尽心尽力做好分内之事;有宽恕之心的人,懂得换位思考,能设身处地去体谅别人、包容别人。忠恕之道实际上就是将心比己,推己及人,这也正是仁的基本精神所在,是孔子所有学说中贯穿始终的要素。

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性格秉性不同,文化素养、生活阅历都不同,所以对同一事物的认知、理解可能会产生差异甚至持完全相反的意见。没有忠厚宽恕之心的人,往往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到他人身上,这是一种极其愚蠢的行为。懂得宽容的人却能够坦然对待差异,能够尊重别人的想法,对别人做到理解宽恕。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个聪明人就不要把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强加给别人。

做人要表里如一,对人要忠诚,懂得宽恕,要善待他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相关文章

  • 【论语心得115】夫子是如何学习的

    【论语心得115】夫子是如何学习的 【原文1】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原文2】子曰:“三...

  • 经历坎坷,方能成大事

    李婷战友论语回馈: 今日论语学习的感悟(20210331):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感悟...

  • 经历坎坷,方能成大事

    李婷战友论语回馈: 今日论语学习的感悟(20210331):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感悟...

  • 为政之道——知耻(一)

    《论语》学习之20301 【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白话...

  • 为政以德

    《论语》学习之20101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白话】 孔子说:“治理国家...

  • 孔子要隐退吗

    《论语》学习之901401 【原文】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白话】孔子...

  • 教育|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继续学习《论语·为政》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释义: ...

  • 2018-06-23

    论语原文: 《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原文是倒装和省略,改成易理解的顺序:人...

  • 论语学习(八十六)

    (十九)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

  • 诗教与诗政

    《论语》学习之20201 【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白话】孔子说:“《诗经》三百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论语》原文之八十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mr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