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日一读 | 50 |《战国策•秦五•秦王与中期争论》

每日一读 | 50 |《战国策•秦五•秦王与中期争论》

作者: 码字的若文 | 来源:发表于2021-09-06 00:12 被阅读0次

原文:

秦王与中期争论.不胜.秦王大怒.中期徐行而去.或为中期说秦王曰.悍人也中期.适遇明君故也.向者遇桀纣.必杀之矣.秦王因不罪.

译文:

秦王和一位名叫中期的辩士争论,没有能争赢,非常生气。中期却若无其事,踱着慢步走开了。

维护中期的人,眼见中期可能要吃大亏,便对秦王说:

“这个又蠢又倔、不懂事的中期啊!幸亏遇着了贤明的君王。若是同夏桀王、商纣王顶撞,脑袋还能不搬家?”

结果,秦王并没有惩办中期。

后记:

秦王,秦昭襄王赢稷。

伴君如伴虎,战国时期辩士居多,苏秦张仪都是靠三寸不烂之舌,纵横七国,然而,稍有不慎,便会因一句不当之言,招来杀身之祸。

史书没有记载替中期辩解的这个大臣是谁,但他确实在是一个很懂说话艺术的人物。

赢稷是个非常有主见的君王,这个大臣若直接替中期求情,赢稷肯定会火上浇油,毫不迟疑地去惩罚中期。这个大臣的聪明之处在于,他用欲扬先抑的方式,先赞扬赢稷不是夏桀商纣,而是个贤明的君王。赢稷听见心里爽歪歪,自然放弃了对中期的惩罚。

想起当年刘表之长子刘琦,因继母偏爱其兄刘琮,“性命只在旦夕”,问计刘备,而刘备又推脱给诸葛亮,诸葛亮不想掺合刘家家事,因而拒绝。刘琦用家有古书邀请诸葛亮去观赏,结果诸葛亮一上楼,刘琦便拆下了下楼的楼梯,跪求诸葛指点活路,诸葛欲走不能,才让刘琦效仿“重耳在外而安”的例子,“上言乞屯兵守江夏,则可以避祸矣”。刘琦听从此言,向父亲主动请兵屯守远离荆州的江夏,才躲过劫难。

软式的“逼宫”,有时比刀枪相见,更有效。

相关文章

  • 平凡人的责任和担当

    见 《为中期说秦王》摘自《战国策》 原文:秦王与中期争论,不胜。秦王大怒,中期徐行而去。或为中期说秦王曰:“悍人也...

  • 秦策_秦王与中期争论

    秦王与中期争论,不胜。秦王大怒,中期徐行而去,或为中期说秦王曰:悍人也,中期适遇明君故也,向者遇桀纣,必杀之矣。秦...

  • 《念楼学短》学习录49

    原文 秦王与中期争论,不胜。秦王大怒,中期徐行而去。或为中期说秦王曰:“悍人也。中期适遇明君故也,向者遇桀、纣,必...

  • 战国策30-秦王与中期争论

    秦王与中期争论,不胜。秦王大怒,中期徐行而去。或为中期说秦王曰:“悍人也。中期适遇明君故也,向者遇桀、纣,必杀之矣...

  • 《历史》与《战国策》札记(二百一五)

    秦王与中期争论,不胜。秦王大怒,中期徐行而去。或为中期说秦王曰:“悍人也。中期适遇明君故也,向者遇桀、纣,必杀之矣...

  • 2018.10.23战国策6 - 人生事业,何时务实?何时务虚?

    2018.10.23战国策6 - 人生事业,何时务实?何时务虚? 秦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人生谋划事业发...

  • 欢城易效能90天践行中期检视

    “‘行百里路,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 这便是我走过6周的最大感受...

  • 每日国学25: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 出自《战国策·秦一·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朝:朝廷。市:市场。即争名夺...

  • 荆轲刺秦王

    《荆轲刺秦王》原出于《战国策·燕策》。讲述了在秦将王翦大破赵国,挥师燕国形势下。燕太子丹委托刺客荆轲行刺秦王,...

  • 行百里者半九十

    题目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原文的意思是:一百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日一读 | 50 |《战国策•秦五•秦王与中期争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my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