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二〇一七,我一直在成长

二〇一七,我一直在成长

作者: SciGeek | 来源:发表于2018-02-26 11:01 被阅读0次


关于个人博客

毫无疑问,个人博客是“炫耀”的平台,

是被刻意经营的“朋友圈”。

同时,他又是我的忠实的虚拟粉丝,

他不会觉得我无趣,

也不会觉得过于ostentatious或者showy.

通过他我可以一直驱动自己,

从而获得虚拟的“成就感”;

通过他我可以对自己内心深处进行拷问,

自说自话自问自答。

我可以完全不用考虑是否有人真的理解了我所表达,

这种感觉不能更好。

人这一生太长

人这一生太长,

除了欲望,

一定还能容下许多天马行空的梦想。

这个社会也许很浮躁很功利,

但这真的是我躁动不已的根本原因吗?

这个社会也许很浮躁很功利,

但他人的浮躁功利真的与我相干吗?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它是对的,同时也是错的。

很多人需要通过与周围环境对比来驱动其来达成基本目标,所以它是对的;

但是它又把个人与其外界完全对立起来,所以它又是错的。

我完全有权利在保证自己生存的前提下,

选择更理想更随性的生活。

我需要活成我自己,

而不是活成别人,

或者别人眼中的我。

知识结构

“知识”是否存在结构?

那么不同结构的知识是否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工作与其难度

从0到1,从无到有,是最困难的也是最有意义的工作;

从1到n,从有到多,这在正快速发展的领域(如当前的计算机领域)也是极其重要的,

但是也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逐渐萎缩。

每个时代矛盾不同,但其性质相近。

我自己的选择

"It's your choice, you choose your major."

对自己所选专业负责,

就是要接受该专业所对我们做出的要求,

抱怨与自怨自艾都是不负责而且徒劳的 。

平衡之平衡

勒沙特列原理告诉我们:

如果我们要朝一个方向对任意一个系统进行扰动,那么系统所产生之变化,都是朝阻止该扰动后果的方向。

简单来说就是,大自然总会跟我们作对。

这也正符合矛盾无处不在的哲学原理。

笔者愚见,人与自然的博弈甚至可以再上升一个层次

应用于环境领域:由于人类活动,导致自然中二氧化碳不平衡。但由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有足够能力使其回到“平衡”。但该平衡是“没有意义的”。可以想象,这种“环境良好指标”的平衡至多只能是“期望值不变”的平衡,该指标的方差会随着人类活动和人类科技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大,最后导致环境系统的崩溃和瘫痪。

其实这一原理在物质扩散的统计力学分析中也已经有所体现:随机行走距离的期望不随温度或者扩散系数的变化而变化,但其方差却会随着二者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而刻画物质扩散能力的指标,不是随机行走距离的期望,而是其方差。

术与道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极速发展的术,

但是术之寿命终究是太短,变化太快。

一生太长,全身心投入于术,有些可惜。

术之营,可成为匠人,却对上层建筑无能为力;

道之悟,需博取众长,拨云见山,发现表象后之本质。

关于喜欢阅读

阅读就是跟各领域资深人士的对话,

而且永远不必担心会被他们嘲笑,

而其唯一的不足就是缺少反馈。

为什么对新鲜事物(IS & IT)好奇

我个人对计算机领域很感兴趣,

有幸在年轻的时候看到了人工(数据)智能的崛起。

对人工智能的了解,

于我的帮助不仅仅是多了一个可用的工具。

其对我更大的帮助是塑造了我的思维方式:

如果我们对眼前遇到的东西不究其本质,

那么我们就无法设计出更有意义的方案。

在记忆和机械动作方面,

人类是无法战胜机器的。

人工智能的极限

人工智能能很好地模拟平均智慧、群体智慧,

因为其本质基于统计学及(群体)优化原理;

其对个体智慧的突破,必然能找到其界限。

人类目前还利用着自己还不了解根源的能力,

人工智能的限制,

本质上也源于人类对自己所知甚少。

关于上课的作用

上课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自己看书,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有时候自己看书,很难达到理想的理解深度。

因为如果要开悟,首先需要把思考的精力放在正确的方向上。

老师上课时随口一说,也许就是我们开悟的起点。

自己看书也能达到目的,但是理解的深度一定不如认真听课。

如若是只要求考试程度,那自己看书似也是足够了的。

关于领导力

领导的基础是“蛊惑”。

需要建立一套能够让别人相信的理论或体系。

结果可重复性

是否会成为当代科学的一朵乌云?

“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涉及到一定精度的实验必然会存在量子效应或其他细微差别。

读书中的重复

一本书如果不值得重复读,

那就跟读新闻资讯一样。

痛苦与进步

痛苦使人反思,从而促进进步;

快乐冲昏头脑,从而难以进步。

人类的多样性

在日益对等的信息下,

人的思想多样性被磨灭了,

这是时代的好还是时代的坏?

大多数人开始像计算机像原始动物一般思考:

趋利、放纵、根本上只关注物质享受。

人类的趋同,

将使人类行为更便于预测,

也就更便于统治。

要想不被人统治,

就不能屈服于社会主流的“淫威”。

如果说对自然界的爱和保护,

便是保持其多样性

那么,

互联网的过度普及便是反人类的。

怀疑世界

当这个世界的声音都趋向于一致的时候,

我开始怀疑这个世界:

如果我们的一生一定要有一个主题的话,

这个定主题的权利为什么一定要交给我们的统治者们?

想要入伙统治者们,

光按他们说的做也是完全没有希望的。

相关文章

  • 二〇一七,我一直在成长

    关于个人博客 毫无疑问,个人博客是“炫耀”的平台, 是被刻意经营的“朋友圈”。 同时,他又是我的忠实的虚拟粉丝, ...

  • 二〇一七

    面对那些所谓的“暗示”,接招了呢?叫“自作多情”。不理睬呢?叫“冷漠无情”。于是我装作听不懂的样子,又意外地被称为...

  • 二〇一七

    2017年就要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还记得葛大爷的电影《甲方乙方》的最后一句台词: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1...

  • 二〇一七

    不堪入喉的 不是昨日的酒 哽在心头的 你是隔夜的愁 执手偕老的 慢慢失去了温度 伸手可得的 丢在了夜的入口 得不到...

  • 二〇一七

    二〇一七年,于我,是重重叠叠的时空错乱。 这种错乱感始于来北京的第一天。车在北四环行驶,我看着窗外,北京傍晚的天空...

  • 二〇一七

    时间始终不离不弃的陪伴着我们,不会因为你丑你坏而被离开。嗯,希望尽早独立吧,告别这样尴尬的处境。就酱。

  • 我的公元二〇一七

    印象中似乎是十月的某一天,心血来潮般地注册了简书这个账号。除了睡觉和吃饭,长这么大一直坚持下来的事情,大概就数读书...

  • 我的二0一七

    感觉好快,一晃一年又快过去了。 昨天是我的31周岁生日,胖子连夜出去给我捧回一个生日蛋糕和一朵红玫瑰。心形的烛光下...

  • 远方有梦

    一七说:(20180628) 一、远方有梦,我以一七为名,以呵护为性。昭告四海,所有人知道我爱过你。 二、我有一个...

  • Axure RP8学习笔记三(实现简单的弹窗效果)

    概述 首先还是得祝大家二〇一七新年快乐啦,本来是想在元旦的时候写的,咳,反正就拖到今天啦。这也是我二〇一七写的第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〇一七,我一直在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pe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