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美是书中很重要的一个角色,既是连接杂货店、丸光园,又是和敦也、幸平、翔太有直连联系的人。
从一个陪酒女,得到了浪矢爷爷的预言式解答,从此人生开了挂。如果单单这样解读,很多人肯定会觉得,不现实。但是东野圭吾不想传递这样一个价值观,所以有很多对晴美的描述。
要强,事业心强,有自己想法,并知行合一。如果浪矢爷爷给了他的建议,但是晴美不去努力,不去拼搏,怎么闯出一番事业。要知道,学习本来就是反人性的,晴美能够合理安排时间自我管理,学习投资、科技的知识,就不简单。而且在这么多年的拼搏里,晴美自己也不断地对商业模式、时代趋势进行思考。
不过的确。晴美之所以开了挂,还是得到了高人指点,或者说,遇到了指路人。在现实生活中,我理解的指路人,就是伯乐、恩师,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引你上路。如果没有他们,可能有很多人要兜兜转转耗费很多时间青春年华才走到自己想要走的路上。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你身边的这些人。
感谢他们在你心中播下了一棵种子。然后感谢你自己花了多年的时间浇灌它,从灌木长到参天大树。
看完原著,我便立马看了电影版。没有意外,电影版真的不如原著。丰富度不用说,电影因为时间限制,必须得删减原著部分情节。但是在剧情安排、连接性方面,却有点背离原著。比如说,浩博父亲欠债要逃离那一段,原著是安排了一个关联背景——披头士的解散,来引出浩介的决定。而电影却安排了“迈克尔杰克逊性侵事件”作为替代。我怎么也想不到,这跟浩博离开父母的决定有什么关联,实在有点牵强。还有董子健饰演的阿杰,在道出他身世(母亲是舞女)的情节很生硬,没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感觉。另外,演员对剧本本身的解读没有很深入,这是从台词眼神而言的,成龙饰演的无名爷爷,台词很生硬。就好像,一个人将书中文绉绉的表达原封不动念出来,你总会觉得很别扭。写书跟演戏还是得有区分。而这区分,我觉得是感悟,包括对剧本、对生活的感悟。小波、彤彤、啊杰三人在杂货店里讨论来信,回信要怎么写的时候,没有给我很大的共鸣。感觉唯一比较好的是饰演浩博的小演员,把孩子的天真、对父母的厌恶、对迈克尔杰克逊的热爱、逃离后的孤独等等的面部表情都挺到位。
到陈都灵饰演的小晴美放弃舞女职业,开始发奋的时候,以及小晴美长成事业有成的大晴美,我看到了同一样东西,那就是,她们眼睛都发着光,是自信的闪光,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