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类心理简史——人性善恶论

人类心理简史——人性善恶论

作者: Kiralord | 来源:发表于2016-04-28 15:44 被阅读0次

人性也许本来就没有什么善恶之分。

所谓“善”或者“恶”只是一种社会建构,对社会有益的行为为“善”,对社会有损的行为为“恶”。

“善”与“恶”只有在社会环境中才有意义,他们是在社会环境里、在其他人之中训练的结果,它们隐含了这样一种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有利于他人的利益”,还是“有损于他人的利益”。

个体出生前,他没有这种意义的社会环境。一出生,他便可能向任何一个方向发展。——《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P128》

举个例子,远古时期的食人行为,也许是因为威慑和食物的紧缺,在当时是绝对的正当行为,而从现代视角来说,这种行为绝对是“邪恶”的。

所以,世上本无所谓善恶,只是环境的要求,或者说是社会的建构,才出现了善恶之分。

所以,我所持的人性观,不是弗洛伊德的性恶论,也不是人本主义的性善论,我是无谓善恶论。

相关文章

  • 人类心理简史——人性善恶论

    人性也许本来就没有什么善恶之分。 所谓“善”或者“恶”只是一种社会建构,对社会有益的行为为“善”,对社会有损的行为...

  • 天生的道德家——读《善恶之源》读书笔记二

    人性善恶的问题也算是道德心理学的探讨范畴,关于人性的善恶问题,大致有如下几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混合论、白板说。...

  • 书单记录(不定时更新)

    关于人性、未来、理解、心理《人类简史》《未来简史》 喜马拉雅听书《失控:全人类的最终 命运和结局》《丈量世界》丹尼...

  • 【重要】社会学|人性争论

    人性善恶的争论 所谓人性善恶争论是人类在行为心理上是以利他为本还是以利已为本的争论。人本性是利他还是利己这不仅决定...

  • 人性的弱点

    人性——人类普遍所共有的心理属性。自古至今,就人性的争论很多,中国古代就有性善论、性恶论、无恶无善论、有善有恶论等...

  • 禹音:孔子的思想能不能完全代表儒家文化呢?

    总的来说,儒家思想是一种人类社会道德伦理规范的学说。它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正如笔者在《人性善恶论》中指...

  • 人性善恶论

    对“人性善恶”的探讨,早在千年前就被儒家的两位大佬孟子、荀子拉开了序幕。从结果看孟子被捧为亚圣,而荀子处处受儒生的...

  • 人性善恶论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认为人在一出生时心怀善念,尚未被尘世污浊,心中时常感念他人。意在提醒人们要坚守本心...

  • 人性善恶论

    儒家泰斗孔子和明朝时期半个圣人王阳明的心学强调的依然是“人性本善”,而先秦时期的儒家文化大成者荀子却道出“人性本恶...

  • 人性的善恶论

    关于道德绑架,关于网络暴力,关于女德班,大多数人的看法是一致的。 首先我要讲的是道德绑架,最经典的案例便是最常见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类心理简史——人性善恶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rh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