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面临抉择之际,不妨冲破眼前的局限,探寻是否存在隐匿的选项。这句话说起来轻巧,实际践行却颇具挑战。
所谓突破眼前的局限,前提在于首先要意识到这一局限的存在。倘若连局限的存在都无法察觉,自然也就无从突破。
犹记得我刚毕业那年,参加团里的演讲比赛。当时我撰写的演讲稿总觉平淡乏味,演讲时也毫无亮点。直至有前辈点拨,告知我要多运用排比句,逐步推升气势;同时要将手势与声音巧妙融合,营造演讲的高潮。一场演讲若能出现两次小高潮,便更易引发观众的共鸣,也能让评委领略演讲者的表达能力。
于是,我四处搜集排比句,在演讲稿上仔细标注语气、声音和手势的要点,还向领导汇报了我的思路。连长和指导员都表示会配合我的演讲节奏,适时给予掌声鼓励。
经过这番精心筹备与配合,演讲效果显著提升,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如今回首,着实多亏了有贵人的悉心指点,让我得以从单纯的个人演讲模式中跳脱出来,借助全连官兵的支持与协作,收获佳绩。
这就如同其他选手皆是独自作战,而我背后是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胜负自然不言而喻。
还有一次,在2019年国庆假期,我与一位老友交流工作中的难题与想法。令我意想不到的是,他当即打电话帮我与相关单位和人员沟通协调,迅速为我的工作打开了局面。
事后我向他致谢时,他十分豪爽地说:“听你说完,我能感觉到你真心想把事情做好,这种认真做事的人很难得,值得我帮一把。别说这件事,以后你有任何问题尽管给我打电话,咱们一起想办法!”
此后的日子里,这位老友始终不遗余力地给予我帮助,我郑重地将他列入了自己的感恩名单。
如今想来,他给我最大的帮助,便是让我跳出框架,从更高的维度看待当前的事情,从信息、资源和人脉的角度分析问题,找出自身的短板后,再用交换和求助等方式补齐短板,拓展自己的能力半径,进而解决问题。
从这个角度而言,那些所谓的牛人、大咖,在认知水平与资源调度能力方面,比我们高出许多层次。唯有这类人,面对我们眼中的难题时,方能轻易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能从容不迫地轻松破局。
如此一来,我们的策略便清晰明了:其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其二,要勇于且善于与大咖建立联系,放下内心的清高,主动寻求帮助,争取更多资源,以解决问题。
毕竟,个人的认知水平越高,就越能洞察更多隐藏的选项,做出正确选择的概率也就越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