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廷教授在《关于人的问题》一书中说,只要中国人真正骄傲起来,就必定会有大师。
因为在我们的社会环境里,似乎更喜欢听话的人,喜欢谦谦君子,而不是太喜欢唱反调的人,更不喜欢带有几分骄气、傲气的人。而且,我们的常规教导语言中,也常以“人贵有自知之明”等话语来指导做人,话语中不是要你自知有多么行,而是要你自知不行。劝你别认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劝你不要自不量力,劝你不要骄傲。
张楚廷教授说, 应把“人贵有自知之明”改为“人贵有自知聪明”或“人贵有自知精明”;如果还没有达到的话,也自知可达,可奋斗,可努力,可以变得更聪明、更精明。
为什么近代60年来中国没有出现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大师?原因很多,但观念环境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们的环境能更宽容一些,更包容一些,那么,中国杰出的人才必定会更多涌现出来,大师也必定涌现出来。
现在我们的教育也在加大力度的改革——向“素质教育,人本教育”转变。
捷克教育家跨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讲,教育的起点是人,为什么人能成为教育的起点呢?因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
辛尼加说:“一切艺术的种子都已种在我们的身上。”
“哲学家把人叫做小宇宙或宇宙的缩型。”
“人心的能量是无限的”。人的天赋的广袤与无限,就构成了教育存在的基础。
虽然“知识、德行和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和虔信却没有这样给我们。这就要从教育、从行动、从坚定的信仰中去取得。”
如何教?如何学?
马克思说, “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人。”马克思首先看到的是人,而且是单个人。
社会不过是一个共同体或集体,这个集体与个人应是什么关系呢?马克思、恩格斯说, “在真正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
说到“自由”这个词与“骄傲”可以相距的更近。
每一个单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有每人的擅长领域,如果我们的教育可以更宽容、更自由一些,是不是有更多人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骄傲”的为自己竖起大拇指,并且可以获得更多的快乐,让自己的生命更好的发展,延伸,甚至影响更多人呢!
姚明初到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NBA)时是不扣篮的,后来,他的队友劝他,不要只是投篮还要扣篮。为什么呢?投和扣不都是两分吗?但是,扣篮更显霸气。这种霸气,不仅队友喜欢,对手也很尊重,甚至更为尊重。
扣篮是一种表现,不仅扣篮,而且还有飞行投篮(乔丹因此被称为飞人),还有转身投篮,还有空中接力式投篮,还有超远距离的三分投篮。不都是拿到两分三分吗?为何要有这么多花样呢?就是要表现。NBA就是一个让人爱表现的场所,越爱表现的人越被人爱。
朱永新教授说,世界上可以有很多第一名,数学第一名、语文第一名、英语第一名、美术第一名、体育第一名、唱歌第一名、物理第一名、化学第一名、演讲第一名、写作第一名、做菜第一名……360行,行行出状元,何必非要单恋那一枝,第一名只有一个,你只管拿自己的第一名就好了,把自己的状元表现好,而且要越来越好,越来越被认可。
对于大的环境而言,那种更能让人表现、让人骄傲的环境更有生命力。让人骄傲起来,让人有表现的欲望,这样的社会必然更有活力,必然发展的更好,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也更幸福。
对于父母而言,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就是自信。让孩子从依赖中慢慢的独立生活,并且让更多的自信伴随他们。
教育的目的,让人更好的成为自己,在自己的艺术人生里,规划出自己的蓝图;在不断的修养自己、锤炼自己、提升自己的同时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创造自己。
记住,你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内在已为你准备好,加油挖掘,让金子发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