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经是农历年的最后一个节气啦~
24个节气轮完,就是一年的终结,是不是也很快?再过11天,就是春节,已经蠢蠢欲动无心上班的人里有没有你
春节后再往前推4天,又到了新的节气——立春。
所以,春天到来前,让我们一起过好最后冬天的最后一关吧!
冬至一阳初生后,阳气逐渐变强。大寒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日常饮食起居也应随之,由“冬藏”转为“春生”,不仅要符合闭藏的要求,还要为生发做准备。
大寒养生,以下4点,跟着我一起做起来!
泡脚护肾
。
大寒
冬天泡脚的快乐,懂的都懂~
人体经络中主宰我们先天和后天之本的肾脾两经起于足,若入睡前以热水泡脚,能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引气血下行、温肾助阳、改善睡眠。
泡脚后,咱就不要再满地跑了,不然就白泡了。擦干jiojio,在床上酝酿一会儿准备睡觉了,这样补肾更好。
泡脚要注意:
【水温】40℃左右的水温比较合适,脚放进去后,感觉背脊微微发热即可。
【水量】泡脚的水量至少要超出脚面,漫过裸关节,最好是能到小腿肚。
【时长】10-30分钟左右。
【最佳时段】17:00—21:00之间。
【功效】藏肾精、补肾气、活血通络。
调养脾胃
。
大寒
自从进入冬季之后,就一直提醒大家养肾,因为肾应于冬季,冬季补肾能借助天时,事半功倍。
而从大寒节气起,就要做一些调整啦。
养啥呢?养脾。
中医认为“脾主长夏”。
很多人对“长夏”的理解就是夏季的最后阶段。其实,一年有四期长夏,就是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
而冬季的“长夏”就是:自小寒后的13天到次年立春为止。
所以,大寒之后到立春的这15天,咱们要养好脾胃,让明年气血更充盈,颜值更高。
从现在开始,少吃生冷、寒凉、辛辣的食物。多吃一些温润健脾祛湿的食物,比如红薯、小米、藕/藕粉、莲子、芡实、白扁豆,和咱们家的纯铁棍山药粉,这些都是脾胃喜欢的好东西。
注意疏肝
。
大寒
根据中医五行理论,与“春”相应的是肝,属木。所以,大寒后要逐渐注意肝气的调畅,以迎接春季的到来。
从大寒开始,肝气偏旺的姐妹要注意疏肝。
多吃些行气解郁,兼以生发阳气的食物,如黄花菜干、山楂、玫瑰花、陈皮、柑橘、蘑菇、香菇等。
给姐妹们推荐一款适合在大寒节气食用的汤品——陈皮芡实排骨汤。
健脾益胃
#1
陈皮芡实排骨汤
食材:
猪排骨500克、芡实30克、薏仁30克、莲子20克、陈皮5克、姜。
做法:
1. 芡实、莲子、薏仁洗净后浸泡。
2. 排骨洗净后加姜片焯水备用。
3. 再将焯好的排骨和芡实、薏仁、莲子、陈皮、姜放入砂锅中。
4. 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2小时。
5. 出锅前,加盐调味即可。
猪排骨补肾滋阴,芡实补肾健脾,薏仁健脾祛湿,莲子养心益肾,陈皮行气宽中,几种食材合用有健脾益肾,祛湿醒脾,行气开胃的功效。
金刚跪坐法
。
大寒
跪坐,又称金刚坐,打坐姿势中的一种。
跪坐能把下焦气锁住,使气不外泄,这是女人的藏,把阳气藏住。
如果藏多用少,生命就会生机勃勃。
跪坐要点:
1. 光脚,膝盖跪地
2. 两腿膝盖并在一起
3. 脚后跟可以微微分开
4. 让臀部慢慢落在脚跟上
5. 坐上去稳了,再把脚跟靠紧,正坐到脚跟上
6. 背挺直,手自然放在膝盖上
7. 眼皮微微合拢,嘴角微微上扬
8. 刚开始每次5-10分钟左右,之后慢慢增长
注意:练习金刚跪坐法时,要避开月经期哦~
小结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它们各自有各自的使命,它们依次相生,如环无端。愿大家在辛丑年的最后一个节气里,养精蓄锐,拥抱更好的自己。
立足当下,方有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