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遇到家庭聚会,我可能去了观察的就是菜好不好吃?好吃我就高兴,要是他身边的人都是家人我就觉得他没跟我见外,挺好的。
你把那些外在的,客套的,礼仪的看的很重,也就是把别人对自己的反应看的很重。而事实上别人可能还没有反应时,是你先解读了(因为你底层有信念,害怕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别人就是客套才说请我吃饭的。你一边拒绝,一边又随着去了。拒绝是头脑的声音,随着去是潜意识本能去的。
你可以看到这个模式,谁在让你痛苦? 那个客户家人吃饭叫你去了,是不是那个氛围让你尴尬?你本身在他们的亲密感里没有融入感。(我只是猜测:你跟别人在关系里先考虑的是不是别人是否接纳我,而底层是深深的被抛弃感?而不是敞开自己享受“关系”?)我自己觉得既然他让我去,我管他是客套不客套,他要客套我就要吃饭,谁让他客套的?
你在跟你妈妈互动里,妈妈给你买衣服你也显示了这个轮回的模式。一边是推的,头脑里有受伤,觉得妈妈不爱自己,不帮带孩子,她给钱给我就是不听我的声音,强迫我接受我不喜欢的方式,我不原谅她。更不能原谅她听不到我内心的声音。我讨厌她表达爱的方式。 你自己先有了负面的信念,所以才对客户请你吃饭表现出非常尴尬,此生难忘的尴尬,导致你到处立边界。
你在自己的信念作用下,体验这些感受。如果反过来你没有这些负面的解读呢?可能就是我那种状态。虽然没心没肺。 其它的证明不了,只能说正面信念共振正面事情,负面信念即便是正面事情都会解读为负面信念后搞砸成为负面事情。 根本还是你的信念这块你要看看。
本质上你还是在自己信念所造的幻境里没出来。
对方:你这些角度太棒啦
对方:我自己看今天写的也是笑死了。
对方:因为这样对别人无足轻重的事情,我却因此伤害了自己十年。可见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