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为老总
在《道德经》中同一个词,在不同地方用作不同的意义。古代名词、动词经常使用同一个字,但用起来不会错。这是常见的例子,如“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等。
前几日就举过“贵大患若身”与“贵难得之货”的例子。
实际上《道德经》中老了的道,也是同时具有物质和物质变化所遵循的道路(规律)这两种意义的。
具有物质实体意义的“道”有: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第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第八章“故几于道。”
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
第二十三章“故从事于道者••••••”
第二十四章“其在道也••••••”
第二十五章“字之曰道。”
第二十五章“故道大••••••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譬道之在天下••••••”
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
第三十五章“道之出口••••••”
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
第三十八章“故失道而后德••••••”
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第四十一章“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道隐无名,天唯道,善贷且成。”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莫不尊道而贵德••••••”
第五十九章“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十二章“道者万物之奥••••••”
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具有规律意义的“道”有:
第九章“功成身退,天之道。”
第三十章“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天下无道••••••”
第五十三章“行于大道••••••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第五十五章“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六十二章“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
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欤?••••••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唯有道者••••••”
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
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圣人之道••••••”
由上,道具有物质性和规律性的意义,我曾想说:道是两个老总,一是总根源,二是总规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