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以后的孤独都是为了自愈
⊙
上上个星期天,下午五点一十分,因为讲课讲得快,孩子们已经在这之前陆陆续续的走完了,然而他们归心似箭的心情并没有渲染我半分。
扶着我的老腰,慵懒的趴在课桌上,什么都不用做,什么都不用想,空荡荡的只剩下我一个人,丝毫没有想要回去的想法。
聆听着只剩下自己的呼吸声,这种安静让我内心觉得很是安宁,像是灵魂得到了从所未有的解脱。
只是有些路不得不逼迫自己往前走,只好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去。
回学校的路程需三四十分钟,我通常都会选择步行,这对于我来说,是属于我个人的时间,带上耳机,打开音乐,隔开了外界所有的干扰,这是我一周中最快乐的时段。
来往的行人只是路人关系,不用管那么多的是是非非,不用管别人的情绪是否会被我影响,这一刻,我可以做自己,可以任性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只希望,这条路越长越好。
学校里的日子并不难熬,更多的是关心与关爱,有时感动,有时却感到愧疚。一个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无私地给予我温暖,我很感动,而当我不能以同等态度来付出,我感到愧疚。
生活里大部分的时间,我义无反顾的喜欢安静。
安静的时候,我很少找人搭话,回答的只有“嗯,嗯嗯,嗯嗯嗯。”没有情绪低落,也没有讨厌和别人交流,也许只是我的灵魂在寻找一个属于它的栖息地。
我并不悲伤,也并不觉得孤独,我只是无比享受独自一个人的时刻,享受孤独,享受宁静。
回到寝室,拉上床帘,帘外是属于千万人的世界,床帘内是属于我自己一个人的。最害怕帘外的声音渗入进来,我接收得到但发送不出去。
很烦去处理一些人际关系,紧紧去抓住,用力去付出,结果带来的只是失望和痛苦,便看得越来越淡,一切都看得毫不在意,越来越抗拒跻身于喧闹的人群中,越来越享受孤独。
以前打开手机很期待会有某个人发来消息,且永远都是秒回,心里闲的发慌似的。
现在,用手机的时间还是很多,主动找别人聊天的次数屈指可数,因为越来越觉得聊天是一件很尬的事。
有时候好不容易有个人找我说话,也不会放下当时手中的事,直到实在发现没什么事干了,才突然想起来该回消息了。
连我也没发现,这似乎渐渐变成了一种改不掉的习惯。
抗拒交流,抗拒社交,越来越渴望一个人的生活,这也许是每个人成长的标志,又或许是我孤独成瘾的原因。
如若沾上孤独,真的会成瘾。像是染上了一种奇毒,经由肌理,深入骨髓,时而隐形于肺腑,时而遍布于全身的每个毛孔中。
⊙
没有人能真正喜爱孤独,除了那些习惯孤独的人。
在公众号里看过《冷暖》的朋友都知道,那是我傻狍子弟弟写的,关于那篇故事,我是和你们同一天看到、知道的,然而看的心情却是截然不同的。
也许你们觉得他像我给他的称呼一样,像傻狍子般的可爱,可我脑海里只转着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早不告诉我呢。
前不久,我的弟弟一个人拎着行李箱来到了长沙,随后一个人找工作,一个人租房子,一个人孤独地面对着这一切陌生而又熟稔的大小事物。
他习惯了一个人孤独的成长,我也习惯了他的成熟和独立。
我很少问及他的生活,只是偶尔我妈和外婆跟我念叨:你弟弟怎么样了呀?我支支吾吾的说不知道。
惭愧之下,我觉得我应该去履行做姐姐的义务,而他每次的回答大致意思都是:我很好啊。
其实,弟弟一个人在外闯荡好几年了,已经不再是让我们操心的年纪,只是偶尔也会心酸。
两个月之前,帮他过生日时,我见过他一面,弟弟吃着我给他买的生日蛋糕笑着说:我都不记得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好像有两年没过生日了。
我好奇的问他:“那你一个人是怎么过得呢?”
他仍笑着说:“就随便下楼点一碗麻辣烫什么的呀!”
吃完饭后我提议要不要逛逛我们学校,他摇摇头,以我对他的了解,也不想为难他,挥挥手以示告别,两姐弟很有默契的转身,没有回头过。
路上室友笑我真是个冷血的姐姐,我笑了笑说:习惯就好,我们俩本来话就少,相处模式就是这样。
两个月后的今天,我在屏幕这方问了他一个隐藏我内心多年的疑问:弟弟弟弟,你觉得你孤独吗?
他简简单单的回了几个字:一个人很开心!
换作是以前我肯定不信:一个人怎么可能不孤独呢?想想如今自己的状态便由不得不信了。
成年以后,我们好像越发的孤独了,只不过所有的孤独不是一种病态,而是像拧干的海绵放入干净的水中慢慢地吸收,极其自在。
因为成年以后,我们不再无忧无虑,扰人的琐事接踵而至,精力和情绪不断的输出与释放,享受孤独,只是为了给自己一点喘口气的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