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悲剧面前,我们灵魂里的战士庆祝他的狂欢节;谁习惯于痛苦,谁寻求痛苦,英雄气概的人就以悲剧来褒扬他的生存。
——《悲剧的诞生》
人们不喜欢或者害怕自己身上发生悲剧,却又常常被别人身上的悲剧所打动,比如电视、电影里的。
但谁也无法避免悲剧的发生,比如我们遭遇了疾病、意外,失去了健康、失去了财产等,这都会让我们自责、后悔、抱怨,在痛苦中纠缠不休。
如果木已成舟,任何挣扎和改变都是徒劳,那不如接受。
我们不是世界的操控者,所以有些事情是我们不能把握和控制的,但是我们是自己情绪的操控者,要清楚的明白既然木已成舟,就意味着放弃了很多的可能性,哀叹和惋惜并不能挽回这块木头的命运。
无法接受痛苦的时候,痛快就像是紧箍咒。越痛越紧,越紧越痛。而在幻念之中,痛苦是有形状的,它就是一张迎面撒下来的大网,越是挣扎越是痛苦;痛苦是有颜色的,是漫无边际的黑色,它的心情是抱臂冷观的幸灾乐祸。但是它惧怕你,惧怕你站起来,用那双寻找光明的眼睛直视它,面对它,当你遭受了痛苦再次站起来跟它面对面的时候,你已经粉碎了痛苦。
英国史学家卡莱尔,经过多年的艰辛耕耘,终于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将原稿送给了好友米尔阅读,他希望米尔能够给自己提出更好的建议。可是,没过多少天,米尔就脸色苍白浑身发抖地跑来,他向卡莱尔报告了一个悲惨的消息。原来《法国大革命史》的原稿,除了少数几张散页外,已经全被他家里的女佣当作废纸,丢入火炉化为灰烬了,没有再找到的可能了。
更让卡莱尔绝望的是,当初他每完成一章,佣人便随手撕碎了原来的笔记、草稿,没有留下任何记录。这意味着他若想继续,一切都必须从零开始。
但是,向子孙后代讲述法国大革命史的愿望渐渐驱散了绝望之云。他重振精神,决定重新搜集整理素材,第二次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
后来他说:“这一切就像我把笔记簿交给小学老师批改时,老师对我说:‘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写得更好些!’”
卡莱尔又开始查资料,记笔记,在第一部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地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文稿。
很多时候,当我们犯下错误时,有的人总是待在悔恨的误区中不能自拔,为此让自己的心永远被失败所占据。
既然没有能力去改变过去,既然到最后还是要承认、面对、接受,不如早一点主动去接受那些不幸,接受生活的真相。
当你接受了,就不会浪费时间再去抱怨诸多不公,抱怨自己命运坎坷。然后才能坦然地面对,也才能由此迸发出更多的正能量。
在许多人眼中,美国著名的投资大师奥尔特·巴顿是个非常聪明的投资者。然而,即便巴顿再聪明,也有犯错的时候。
几年前,巴顿在一次看似十拿九稳的投资中,因为一个粗心的分析,导致数据出现偏差,损失了一大笔资金。但是巴顿却显得异常沉着,没有在错误出现的时候手忙脚乱,也没有推脱自己的责任,而是主动诚恳地向合伙人道了歉,并且宣布“一定会从这次失误中汲取教训”。
之后巴顿再次投资创业,并从中吸取教训,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巴顿大声宣告:“如果能时刻反省自己的不足,那么上一次失败的经验,将会成为这一次成功的秘诀。”
换个角度看看,不幸不正是催生美好未来的力量吗?比如霍金、贝多芬、海伦·凯勒,并不是因为上帝多么垂怜他们,事实上,相对于普通人,上帝给他们的更少一些,而是因为他们勇于接受事实,接受生活的真相。
悲剧发生了,就要承认它。承认是第一步,不承认它你就无法面对它,不面对又如何解决它?
用尼采的话说:正视它之后并没有被吓瘫,用形而上的慰藉使我们暂时逃脱世态变迁的纷扰。我们在短促的瞬间真的成为原始生灵本身,感觉到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存欲望和快乐。将那些痛苦用形而上的意识转化为意志力的“运动场”,当你大汗淋漓地跑完全程,克服了跌倒和疲劳,就会获得愉快的体验。心理学家把这些轻度悲剧比作“精神补品”,因为每承认一次,面对一次,就多了一份勇气,为精神加大了承受度。
不要期望上帝赐给我们完美好喝的柠檬汁,事实上,他总是处处用缺憾刁难我们,这简直让我们憎恨,但是却又无可奈何。如果你拿到了又苦又酸,甚至还有毒的“柠檬”,也不要抱怨,自己想办法把它剖开、切片、榨干,细细地加工处理,然后静静坐下来,好好享受历经千辛万苦才得到的宝贵柠檬汁吧。也正因为有了这个过程,你手里的柠檬汁才愈加的珍贵,愈加的香甜,这时你便会感谢上帝给你的这个柠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