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时常常要填表,每次填履历表的时候,从哪年到哪年在哪里工作学习,后面有一个证明人。
“证明人”应该来源于战争年代,正如“家庭出身”、“本人成分”这些必填项目,都有着特别时代的特别用途。那时档案管理困难,全靠人脑。如果中间有段时间没有证明人,遇到组织调查时就会很麻烦。特别是那些做地下工作打入敌人内部的,没有证明人就永远不能证明自己的身份。
符合证明人身份,必定要有以下两个条件:一,他(她)必定要跟你是同学或者同事,这一个时期始终跟你在同一学校或单位。二,这个人必定是与你关系最密切的,多年之后也不会忘记你,还愿意为你作证。
到了我上学的时候,已经是和平年代。填写证明人只不过是沿用旧例罢了。有些人喜欢写学校的老师,或者单位的领导。我自知是小人物,恐怕日后没人记得,所以总是填写自己最好的朋友作为证明人。
上大学之前,我有三个证明人。都是三个同班的女孩子。
第一个是雁。她不仅是我的同学,还是我的邻居,双方父母也是同事和朋友。文革期间母亲一个人带着我,因为常常被批判顾不上照顾我。我就经常去雁的家里蹭饭吃,有时她去我家跟我作伴儿。当时冬天要烧煤球炉子取暖,有一次,我们两个在我家里睡觉。晚上封炉子的时候没搞好 ,第二天早晨头晕目眩,是轻度的煤气中毒。后来 母亲不在家的时,我就去雁家里睡觉。
雁的母亲是纺织女工,长得又白又漂亮,心直口快热心肠。雁还有一个很酷的哥哥,比我们大好几岁,在大院里是孩子王。有这个大哥哥的保护,我们两个小女孩没人敢欺负。
与雁分别的时候只有十岁,之后就没有联系。多年之后,从母亲那里知道,雁后来当了兵,转业之后在医院工作,生活很幸福。
第二个证明人叫玲,这是三人之中唯一一个还有联系的朋友。小学三年级我转入铁矿的子弟小学,玲是我们的班长。她从小成熟自律,是一个标准的模范生。
我作为转学生,还带着在原来学校“活学活用积极分子”的红色标签。原来的学校写了封介绍信,要命的是,班主任老师当着全班的面,把这封信读了一遍。这下引起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男生们商量要给我来个下马威。派了一个小马仔男生,用石块专打我的脚踝骨。我忍着眼泪没哭出来,算是过了第一关。
当时班上风气特别不好。因为当时老师们被称为臭老九,自身都难保。又有反潮流的革命小将 作为表率,经常课上同学们就动起手来。班主任是个女老师,如果女生站上风,她就站在讲台上,大声诵读毛主席语录: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因为三四年级的女生往往比男生高大 ,也不一定吃亏。
就在这样混乱的环境里,班长玲却始终保持冷静,得到了男生女生共同的尊敬。她说话声音很低,也从不跟你讲大道理,可是我就不知不觉地会听她的。
因为两家的大人也关系很好,我放学之后必定是先回她家,直到吃饭时间我才走。她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还有一个和蔼的奶奶。我觉得她家是又温暖又热闹,而我家只有我和父亲两个人,妈妈周末才能回来。
当时的女孩子都梳两条小辫子。我的头发又多又硬,手又笨,经常梳成拧拧巴巴的反辫子。她怕我迟到,早晨上学到我家去叫我,看我辫子还没梳好,还得帮我梳头。
后来我们分开几年之后,竟然又重相聚了。上大学之后,断断续续,也见过几面,一直保持着联系。她从小认真自律的性格,让她不断进取,现在已经是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了。
第三个好友叫萍,她是我中学时期的证明人。从男女生混战的小学,转入了中学,我也到了情窦初开的青春期,女性意识觉醒,更像一个女孩子了。
萍则是女孩子中的女孩子。她长相苗条文静,继承了父亲南方人的基因,清秀温婉。她在家是长女,下面有一个弟弟,还有一个身体不好的妹妹。
虽然她的年龄比我小,可是她总像一个大姐姐一样,说话慢悠悠的。因为她家孩子多,原来房子住不开,公家补了不远处的一间房给她家。这个单间成了小伙伴们的乐园!记得我们三四个人在那里讲故事,聊心事,写大字报,画漫画(批林批孔、批《水浒》的漫画),干完正事互相用墨涂脸……
后来一起住防震棚,一起为领袖逝世痛哭 ,一起为粉碎四人帮庆祝打腰鼓,再一起待业、考大学。
她曾做过电影放映队的放映员,到乡下巡迴放电影。后来上了电大调回工会工作。有一年同学聚会我无法参加,写了一封信,是她替我在老师同学面前读的。上次见面时她带着漂亮聪明的儿子,还送了一个真皮小手包给我。这小包跟着我出国,一直用它放细软和证件,二十多年了还在我身边,质量真是好。
友情像醇酒,越久越香。朋友是生命中的明珠,不会被岁月的尘埃所淹没,即使在暗夜里,也会发出温润之光。
这三位朋友的名字,都曾经多次被我填在“证明人”一栏里。虽然,没有真的需要她们证明什么,可是每次我拿笔填上她们的名字时,都是那么的确定,那么的亲切!
是的,她们是我的证明人,也是我们共同经历过的岁月的证明人。感恩我们曾经在彼此的生命里相遇!
我衷心祝愿她们一切安好,在回忆往事时,也记得有我这样一个朋友。
网友评论
特殊时代的产物!
特殊年代!
我父亲曾经为单位长期被怀疑有国民党特务嫌疑的同志寻找证明人……他跋山涉水到处寻找那个隐藏在人海茫茫中的“证明人”。解放后,该人不知道去向。多方打听,终于有线索了。我父亲抱着要给这个老婆逼得给上吊了的老实同事寻找真相的决心……他在回忆录里写。终于找到那个证明人,又死活闭嘴不肯证明。我父亲含泪说到同事遭遇的孤苦绝望,证明人终于写了“证明”。真相大白。
我父亲还有抓真正潜伏特务的故事,那个渔民很积极向上,还申请入党,可是履历有疑点。组织上派三批人都查不到他的家乡地址。我父亲执拗认真,他的专业学水利,但是组织上派他去查。他非常辛苦找了三个省,问了多少人,才终于找到那个小村,老村民们指认照片上的那个渔民是解放前“黑杀队”骨干,把我方游击队的送情报的队员枪杀、割头……非常凶残,解放后不知去向。我父亲这一次行动完成,那个冒充渔民的凶手被逮捕。
那些动人的细节在心里蕴藏到今天,终于变成这样的感人文章!
选题出人意料,写法取巧。赞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