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记录小确幸事件的第125天。
1
今天遇到的事无论如何都使我高兴不起来,如果坚持要往好的方面想的话,唯一的收获是得到了教训——以后万万不可在学习上偷懒了(懒于思考和记忆)。
2
一个人在房间里思考。
这是个很安静的地方,似乎能隔绝所有可能来自外界的嘲笑,最重要的是——隔离内心的懦弱和胆怯。此时的我,只想躲回童年去反复诵念《尚书》里的“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直到把它念成梦魇,似乎长大后便再不与它相请和偶遇了。
我只是个平平无奇、碌碌无为的人,普通到——很多次——即使耗尽了飞蛾扑向火的力气,也唱不出哪怕一秒的壮烈凯歌。以前我总想不明白为什么,就自怨自艾,更可怕的是不知未来该往何处去。
随着与自己相处的时间增多(读写的时间多了),我看待事物的方式有了很大改变,我不再把事件当“事件”,把情绪当“情绪”了,而是——把“事件”置于“过程”中,把“情绪”理解成“需求”。因为大量的书本教给我——所有问题都可以换种角度思考;所有明确提出了的问题都有解决之法。
换句话说,当前的失败大多来自于过往认知的缺陷或精力管理的失调,同时构成了下一步行动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总之人生没有白走的路。这其实是一种纵向比较的思考方式。
横向的观察不可或缺,但我们更需要知道的是自己所处于特定环境里的坐标,而不是点对点的比较,应该关注范围和趋势。比如,考研没上岸是不是也有疫情的原因,因为大量优秀毕业生在国内就业市场紧俏和国外入境不得的情况下放弃工作和留学,把本就激烈的考试变得更加激烈。
我也发现,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更容易与其他消极情绪连接,要么及时发泄,要么合理疏导,不然“情绪”会像多米诺骨牌,推倒更多重要的事情。灰心也好,丧气也罢,其实真正恼人的不是竹篮打水和从头再来,而是无法排遣的孤独。一个可以和孤独做朋友的人,看得见自己的喜怒哀乐,也知道如何管理它们。因为孤独像一面镜子,照出灵魂深处的秘密,没有旁的人能代劳去破译。
今天的事已然发生,失落也会持续,但好在它们让我真正懂得了:阅读是一剂良药,可以在关键时刻和任意场合服用。
只要孤独不决堤,没人可以使你轻视自己。
3
生活环境好些了,应该能比昨天睡得好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