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有正式上班,昨儿第一天上班,便按照惯例,提前了一个小时到工作地。当我到的时候,交接的同事还没到,我只好在咖啡店门口静待他。本来第一天应当是轻松的,我应当玩着手机等他就行了。
可我还是掏出了电脑,疯狂“预习”待会要交接的内容。这个时候,我就有一种七点半就上班的感觉。
因而在下午五点半的时候,虽然一天下来工作量不多,但早上六点到下午五点半的我已经电量耗尽,一门心思想要早点下班。
于是我大着胆子去询问了客户修改意见,客户许可后,我马不停蹄地收拾东西撤了。
谁料,人还没到家呢,客户就开始各种要数据、提疑问等,我不得已,只能在地铁站里,找个地方蹲下来,将电脑架在腿上进行办公。
给出客户要的东西后,我装好电脑,起身准备走时,她又有了新的疑问,我只好再次急急忙忙掏出电脑。
不夸张地说,我在短短15分钟里重复掏出电脑、关上电脑三次。
最后一次我都懒得为电脑包拉上拉链,一门心思想着先搭上下一站地铁。
从五点半到七点半,五十多分钟的通勤时间变成俩小时。
待我到家时,花五分钟暴饮暴食后,又进入了半小时的更新数据加班状态。
八点文件发出去后,我不敢去洗漱,硬是瘫在椅子上疯狂进食等待客户回复。
九点半客户回复了确定信息,我这才算真正下班了。
洗完澡后,我已经困得只想睡觉了。
睡前和对象视频聊天,从他的回应里,我觉得自己在工作上有很大的问题——
尤其是我总爱在职场上“卷自己”。
不是别人卷,我才被动地卷,而是自己莫名其妙地为了得到所谓的“靠谱”“尽职”形象,把自己卷得没有余地。
明明可以不着急回复的信息,我抱着“早点回答早点解决”的心理秒回,甚至秒解决。
然而,正如老话说的,“活是干不完的”,我解决了一个事还有一个事。
这样下来,累的只有自己,并且也给自己塑造了一个“秒回”“随时可工作”的牛马形象。
久而久之,我自己也顶不住全天候待命的状态,身心俱疲。
哪怕有时候正常工作时间里,工作量合理,我也会因为牺牲了自己的私人时间而夸大这份工作正常工作时间下的工作量,最后披着“顶不住这个工作压力”的借口逃之夭夭。
然而,再过一段时间,我反思过来,就会“幡然醒悟”——原来自己把自己卷的压力大的,而非工作量太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