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读人26:吴王阖闾(中)

作者: 白发渔樵江渚 | 来源:发表于2017-01-13 23:53 被阅读165次

目录    下一篇

阖闾的谥号叫“道”。《谥法解》里找不到“道”这个谥号。所以我们只能从“道”这个字本身的含义来解一下阖闾这个前不见古人后也只见于北魏道武帝的谥号“道”。

金文中“道”字的三个写法

金文里的几种“道”的写法一般就是一个道路口,四通八达,中间一只大眼睛——眼睛的上下面还有两只手(好吧,有人说是爪,就那意思吧),颇像警察蜀黍站在红绿灯下指挥方向——没错!“道”就是“導”(即“导”)的本字,本意是引领。“道”的造字本义是:当向导,给不知方向的人引路。

所以这个道,可能有两个意思:一是有办法、有能耐,聪明;二是道德高尚。

阖闾的“道”,取哪个?还是都是?

小白还喜欢从一个人最光鲜亮丽的那一瞬间认识一个人,而在吴越之地流传甚广的也确实就是阖闾的霸业成就时期。

公元前506年,吴军在孙武、伍子胥率领下,从淮水流域西攻到汉水,五战五胜,仅10天即进入楚国国都郢(今湖北省江陵西北),创造了春秋时期攻占大国都城的先例。逼得楚昭王出逃,后在秦国的帮助下才重返国都。

这次战役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经典,至今军事史仍然津津乐道于这个以少胜多的战例。双方兵力对比实在是太悬殊——吴国 3W人,楚国 20W人。

再看柏举之战的地图,不得不佩服兵圣孙武的用兵之道。灵活机动,就是中国游击战祖师爷啊,我朝太祖游击战打法“四渡赤水”也得找这场战役交纳版权税。

柏举之战地图

实在是前无古人的一个创举。

吴国由此威震中原!

从一个中原大国从来不正眼瞧的小国到几乎灭楚,阖闾从上台开始准备,用了9年;从开始“疲楚战役”到最终霸业成,用了6年。这是春秋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战事,双方投入兵力二十万以上,争战地区绵延数百里。战争实际分成“攻养疲楚”和“柏举之战”。

这是怎样的9年呢?

第一步,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改良吏治, 整军经武。

史称阖闾“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立城郭”,就是修建阖闾大城,即今天的苏州古城,主持者就是伍子胥;“实仓廪”,就是积聚粮食;四个连环动作使吴国不断发展壮大,百姓丰衣足食,为称霸诸侯作准备。

改良吏治,大胆起用伍子胥、孙武、伯嚭等外来杰出军政人才,积极从事争霸大业。

第二步,疲楚拉锯战。或者也可以叫“攻养疲楚”战役(512BC-508BC),历时5年

当时,吴国的周围有徐国、养邑和越国三股势力都是楚扶持的。三敌之中,养邑是关键。当初吴王阖闾政变夺权时,有两个公子逃奔出去投靠了敌国楚国。楚国得此二人,如获至宝,把他们安顿在养地(今河南沈丘县东南),并为之筑城。同时,楚国在养邑附近驻有重兵,随时准备驰援。

由于缺乏地图资料,小白自己手画了一张攻养疲楚示意图。此役历时5年,早已没了春秋战役的规矩,而是颇有战国战役之风。

公元前512年,吴取分兵扰楚之策,讨吴叛臣,断楚翅翼,灭徐与钟吾。

公元前511年,吴取三师攻楚之夷,潜,六;楚军往救,吴军攻弦;楚军往救,吴军又退。楚军一退,吴之又一军复出,进攻养邑,楚人救援不及,吴遂攻克养邑,杀公子掩余与烛庸。

公元前508年,吴诱桐叛楚,楚师攻吴,被吴军击败于豫章,吴遂取巢,获公子繁以归。自此役之后,楚国豫章山以东诸邑及附庸,属国全为吴所有。

战争的新时代在这个时期已经到来了。新在哪里?

春秋战役都是一天分胜负,打仗要先派人去说一声:“约吗?”

但吴楚争霸没有这么做。既不约,也不一天打完。

春秋战役是把战阵列好开打。不仅自己要列好阵,还要让对方列好队,当年宋襄公就是这么坚持采泓之战的。

但吴楚争霸没有这么做,吴国派出三个师。但每次主动出击的疲楚军队是一个师,骚扰完了等楚军大军都来了,这个师就退了;换个师换个地方骚扰;楚国大军一看不对就赶去了;这个师再退,换三号师再换个地方去打,而且这次是重点目标养邑,结果是一举攻下——太祖当年第三次反围剿对付蒋公军队时用的也是那办法,但明显,原创权还得归阖闾先生重用的孙子。

六年疲楚战役的结果是什么呢?

楚军当然是拖得疲惫不堪、锐气大减,军事实力大为削弱。同时江淮之间豫章地区的桐、舒鸠等小国在吴国的政治攻势下又纷纷叛楚倒向吴国,楚强吴弱的形势开始有了转变。

第三步,破楚入郢之战(公元前506年)。

战前吴国成功策反唐、蔡两国,吴王与蔡侯还结成了政治婚姻。

万事俱备以后,进攻楚国选择进攻路线也是经过反复对比的,最后放弃有楚军重兵把守的最短的那条中路和逆江而上、楚国据点林立的南路,选择了一条绝对距离最远的一条路,沿淮水水陆并进,有盟军唐、蔡二国提供后勤保障,进退有据。当吴军穿越大别山和桐柏山之间的关隘突然出现在楚国腹地江汉平原时,楚军一下子全都一脸懵圈地凌乱了——吴军这是从哪儿飞来的?楚国君臣上下一片惊慌失措。希特勒当年绕过马奇诺防线走阿登山脉出现在法国人面前时,法国人一定想不到,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早已经有了类似的创举啦。

柏举之战路线图

阖闾终于成了一代霸主。

楚昭王一定内心很郁闷:“遂成竖子之名啊!”——呃,我盗用了庞涓的版权。

“道”,两个意思:一是有办法、有能耐,聪明;二是道德高尚。

第一解,阖闾有办法、有能耐、有智慧,三有新人啊,服不服?

那么第二解,道德高尚,成立吗?

下回解。

相关文章

  • 谥号读人26:吴王阖闾(中)

    目录 下一篇 阖闾的谥号叫“道”。《谥法解》里找不到“道”这个谥号。所以我们只能从“道”这个字本身的含义来解一下...

  • 谥号读人25:吴王阖闾(上)

    目录 下一篇 阖闾的称霸其实是有晋国背景的。 事实上吴国本来是个靠边上的蕞尔小国,能跳上历史舞台表演一把走一下猫...

  • 谥号读人27:吴王阖闾(下)

    目录 下一篇 阖闾的谥号“道”另一个解释成立不成立呢? 看一个人是不是君子有两个方法:一是看他的朋友(或者同伙,...

  • 第172篇 勾践

    【读史日历】(第172篇 勾践) 勾践的父亲允常刚去世,吴王阖闾就出兵攻打越国。吴王阖闾在战场上被伤重后去世,吴王...

  • 吴王阖闾

    个人认为吴王阖闾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杰出的篡国之君,在他身后有更胜于他的仿效者李世民。其实史学家可能对吴王阖闾这个人对...

  • 吴王阖闾

    大家都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但是在越王勾践之前还有一个人,也懂得隐忍的道理,并擅长抓住机会。这个人就是吴王夫...

  • 熊孩子读历史(二十五、吴王夫差)

    吴王夫差,春秋时吴国的末代君主,吴王阖闾之子。 吴阖闾的太子本是波,波因病死去。夫差找到阖闾信任的大臣伍员,在伍...

  • 一年陪伴‖卧薪尝胆0915

    公元前497年,越国的国君去世,勾践即位,吴王阖闾趁机出兵伐越,混战中吴王阖闾的右脚被越国的大将灵姑浮砍伤,大败而...

  • 胜邪剑

    夺取王位一年。一日,吴王阖闾闷闷不乐,无心上朝。 青衣人拜道:“不知大王为何心神不快?” 吴王阖闾道:“子胥不必多...

  • 阖闾的前半生

    阖闾,何人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是由于被吴王夫差打败。吴王夫差正式阖闾的儿子。如果合理当不上吴王,他的儿子夫差就不会...

网友评论

  • 白发布衣:白老师时无英雄使庶子成名这句话有几种解释?!:smile:
  • 王了一一:单田芳和袁阔成两位老先生的评书听多了,对于吴越争霸的历史我还停留在伍子胥借楚兵报父仇的认知上。今天受教了😊😊
    白发渔樵江渚: @王了一一 两个老先生说的我下期可能要翻案了😂😂
  • 周洪健:还有老白,你画的图实在是颇有怀素的韵味。
    白发渔樵江渚: @周洪健 😂你说得好委婉
  • 周洪健:以少胜多的战役之所以被人津津乐道,就是因为这种战役太少了。出奇兵而胜的战役,之所以成为经典,也是因为成功率太少了。所以自古以来的战役基本上都是以强胜弱。
  • 阳光贺函:写的真好,通俗易懂!加油!
  • 彼岸悟语:兵者,诡道也。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白发渔樵江渚: @彼岸悟语 是的,其实吴国称霸根本就是孙子的作品。后来孙子跑了,吴国也就灭了

本文标题:谥号读人26:吴王阖闾(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as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