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终将老无所依的我们

作者: 精进的医生 | 来源:发表于2020-06-10 05:40 被阅读0次

2020年6月9日    星期二    晴

我住的宿舍一层是学生宿舍,二层是养老中心,住着的全是病人和老人,他们身边陪伴的全都是保姆或者工作人员,有时候中午在食堂吃饭,看着这些老人坐在轮椅上,旁边的工作人员不时帮忙夹菜、喂饭,而老人们只是默默无言地吃着。偶尔,他们会在院子里晒晒太阳,不过,大多数时候他们都是在自己地房间里孤独地打发着漫长的时光。

而我住附近的古塔公园里也有一个老年公寓,在这个占地800余亩的古塔公园内,环境是没得说的,湖水环绕着公寓,公园内有22万株,200余种绿色乔、灌木和花卉分布在其周围,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在这个十多年前就投资4000多万建成的公园里养老的确是种享受。

早上连续上了几个小时的网课,下午到古塔公园里散步,我沿着老年公寓门前的中心湖边的长廊亭台行走着,这里有假山,有垂柳依依,风景真的很别致。有人在这里临波而立,看悠悠湖水,看水中的那片阳光照耀下绿得发亮的荷叶,万绿丛中还有一朵朵红色的、白色的含苞欲放的荷花亭亭玉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而红色的金鱼在荷叶下嬉戏,果真是“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夏日的大自然里透露着一股野趣。

还有人在这里闲坐,感受湖面习习清风。湖边的水草丰茂,在风的吹拂下左右摇摆着。波光粼粼的湖面,还有几只野鸭子在悠闲地游弋,它们如同水面上地精灵,一会儿迅疾滑行,水面上一道笔直的线条划过,一会儿钻到水下、倏忽一下又浮出水面,一会儿相互鸣叫、打闹,给湖面平添了些许美妙,成为一道优美的风景线。夏天里的万物都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无穷活力。

这养老公寓建在古塔公园内最优美的中心湖边,虽然城市的建筑就在不远处,但这中心湖边的景色依然显得十分优美,有一种宁静祥和之感,周围还有休闲的好去处,比如健步道,在上面遛遛弯儿也挺好,走走停停基本就是一下午。这周围还有乒乓球台、足球场、儿童游乐园、古塔人口文化园等休闲场所。

可惜的是住在养老公寓的老人大都是行动不便、身体有病,没有办法独自遛弯的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他们大多数时间还是得待在自己的房间里,除非有工作人员推着轮椅陪着他们一起去逛公园,不过还是能够享受公园里清新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也还是挺不错的。不过,据说这里一个月费用是六千多元,比他们的退休工资高多了。不过,钱倒并非重点,老人们年轻时勤扒苦挣,都有些储蓄,同时事业有成的儿女也可以解决一点,这些都不是大问题。

不过,养老问题绝对不仅仅只是经济问题,最重要的还是感情寄托的问题。老人为儿女辛苦了一辈子,年轻的时候不断工作,为了孩子读书、有出息、上好大学、有份好工作不断辛勤劳作着,后来又为孩子成家立业、养儿育女操尽了心,可惜的是等老人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了,疾病缠身了,没有办法伺候儿女们和孙子辈儿了,就只能进养老院了。

他们的孩子大多都很有出息的,娃儿们不是在外地打拼,就是要努力赚钱,没时间也没功夫去看一看这个曾经含辛茹苦养他长大的父亲或者母亲,养老公寓再好,环境再优美,这里的工作人员再善良、再细心和贴心,又怎么比得上子女的关怀呢?这个时候的父母早已变成了孩子,需要儿女的问候、陪伴。如果我们做儿女的把对孩子心思的1/3放在父母身上,那么,老人们也不会有那么多遗憾的。

中华文明特别讲究孝道的,中国古代十大孝的故事有大孝感天、闻雷泣墓、亲尝汤药、丁兰刻木、鹿乳奉亲、江革背母、百里负米、卖身葬父、卧冰求鲤、以身喂蚊。这些故事我都知道,因为我们院子里的墙上都画着这些故事的画儿,写着这些故事的内容,在这里住了几个月,耳濡目染,这些故事几乎都能背诵了。

然而,古时候所讲的“孝”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社会了。以前的年代丈夫可以娶许多妻妾,女人可以生许多孩子,“孝”的成本大家一起分摊,自然每个儿女承受的压力并不大。而中国已经进入了老年化国家,我们这一代人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将来他们将承担夫妻双方几代老人养老的问题,原本孩子们的生存压力就大,他们的生活已经很艰辛了,做为父母的我们又怎么忍心把养老的问题都一股脑扔给孩子们呢?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亘古绵长,无私无求;不因季节更替。不因名利浮沉,这就是父母的爱!可惜做为子女的我们却不懂,做为父母的我们懂了却没办法要求儿女。只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一天,我们真正懂了,却也迟了。

龙应台曾说过:“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是啊!做父母对孩子要放手,他要飞得远远的,你不必追,也追不上。我们真不要孤注一掷,把所有的感情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一定要有自己的事业和爱好,拥有自己的生活,即使将来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到养老院去,也一定要能够继续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不空虚、不寂聊。

做儿女,要把父母放在心里,当老人在生命的最后那些年月里最需要你的时候,多给老人一些温暖,也许只是一句温言细语,也许只是多看两眼,也许只是推着老人晒晒太阳。把对子女的无限眷恋分一点给父母吧!毕竟老人在世上的日子并不是太多了。

在北京,因为我就住在养老院里,常常逛的附近的古塔公园里也常常看到其中的养老公寓,再过二、三十年我也要进入老年了,时光匆匆而过,没多久我也会成为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了,这让我常常思考当我也老无所依的时候,应该有一种怎样的心态。

其实,只要我们能够看破、放下,能够看到人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都是无根的浮萍,一切都在变化。人间的聚散离合,一切都是无常,这样才能学会了淡定从容面对老了后的生活。如果一直看不破,一直执着的话,除了让自己增加痛苦、加速走向终点的进程,还能有别的什么作用呢?

赵朴初说过:父母的家永远是孩子的家;子女的家从来不是父母的家。生孩子是任务,养孩子是义务,靠孩子是错误。做父母的,千万不要抱着老了靠子女的想法过活。说真的,养老真的只能靠自己。孩子对你孝顺,是福分;若孩子不够孝顺,我们也强求不来。最好的办法是,提前做好靠自己养老的打算,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好,尽量不给孩子找麻烦,当我们老了,就不会有太多的遗憾和指责。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说到底,养老真的还是要靠自己,靠自己硬朗的身体,靠自己内心的充盈,靠自己精神世界的丰富。谨以此文致终将老无所依的我们。

相关文章

  • 致终将老无所依的我们

    2020年6月9日 星期二 晴 我住的宿舍一层是学生宿舍,二层是养老中心,住着的全是病人和老人,他们身边陪伴的...

  • 我们终将老无所依

    我们终将老无所依 我和我家先生计划着丁克下去,我今年32,他30整。 年纪不大,生娃还有一段不短的时间可以准备。 ...

  • 老有所依——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据有关数据统计从2015到2035年,中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占比29%...

  •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王婷 常道:“无高考,不青春”。...

  • 致我们终将过去的时光,致我们终将离开的地方,致我们终将留存的记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残霞流年,生命最苦恼的地方是我终...

  • 杂想

    紧闭双眼, 挥之不去的, 是我的梦餍和破碎的泡沫现实。 渴望有所依 又何有所依? 不知疲倦的回问, 终将无果。 所...

  • 《我们》的爱情

    不知何时起,《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老男孩》、《何以笙箫默》、《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左耳》、《最好...

  • 智慧养老—健康产业中的朝阳产业

    “我们终将老去,我希望有尊严地离去。” 这是很多老年人的期望。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已成为70后、80后不得不...

  • 老无所依

    老无所依 我们躲在时光的缝隙里,以捉弄为趣,不经意,冒昧了孤寂,老无所依。 ...

  • 转身遇见你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终将老无所依的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as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