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为什么来到这
决定参加这个课程,是因为我自己特别想走自媒体这条路。性格虽偏内向,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表达和诉说欲倒日益强烈,也因为一直以来对文字有热爱。之前断断续续的在做公众号,也参加过一些公众号写作,或者自媒体写作课程。出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多少收获,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实践上强迫自己,然后越来越感受到,学了不代表你会,学到不等于你可以做到。
因为对文字表达有热爱,对个人品牌有向往,加上这个课程的安排,有很多实操的机会,做的好的,可以有对接的资源,我报名了。然而以我一个线上课程的老油条(请允许我这么形容自己)来看,还没正式开营,老师的一波操作就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氛围和紧张。这种久违的担心,害怕又期待,让我莫名的焦虑。
二、上课感受
老师是个实战派,节奏鲜明,点评精准到位,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有点思路跟不上,这和以往的课程,什么都喂进嘴巴里的很不一样。我开始每天默默爬楼消化大家的讨论内容。甚至发现群里的聊天都是知识点,老师真的随时在线辅导,但是轮到提问的时候,却不知道说些什么,这就是差距。
三、自己的状态
自媒体之路究竟怎么开始,这和我之前的经销卖货不一样。自媒体是打造自己的一条路,我必须摈弃之前的惯性思维,记得是先卖人再卖货。我得到了老师的诊断名额,按照老师的方法制作了自我分析表格,在定位方面,我不止找过一位老师,但一直没有结论。但老师的几句话提醒了我,老师建议从我最容易上手的内容做起,有话说,这点很重要,也就是老师说的要会唠嗑。那么我的体会加理解,就是要多留心,多思考,多积累素材。
老师还给我们找了薅羊毛的平台当练手,刚开始我没太理解老师的用意,没有从一开始就参与,也错过了一些活动。后来我才发现,其实不单单是薅羊毛这么简单,这是一个很好的练手机会,同时也能养成我们的主动输出思维。所以最近一直在日更,但素材主题不固定,以日常生活为主,近几天开始输出小视频,发现小视频的点击量普遍高于图文,但是对比了一下被加精的小视频,自己的制作还相差甚远。
四、最近一周所学所想
这一周,开始进入到视频制作课的学习直播课,老师的思路和灵感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境界。除了我们思路不够开阔以外,多看多积累多实践,是最主要的原因吧。老师教的几种找素材的方法,看懂了,实践了两天,也做了输出。技术谈不上,最起码有内容可以输出了,算是总算踏出了这一步,有点不敢相信,自己也会制作短视频了。
这2天,根据老师的指导,开始思考情节。每天早晨头脑最清晰的时候,我都会在生活中找段子,目前已经攒了2个还算满意的段子。决定每天有意识的写几个段子来锻炼自己的思维,也经常爬楼看同学和老师们的头脑风暴,知识点满格。
五、一周总结
这周呢,还根据老师的安排,开始每天在4个平台分发内容。最难的就是小视频作业了。尝试自己写脚本,也没有什么严格的格式,就是捕捉和训练自己的思路。一开始想到的点子,都类似于长剧情,事实上,对于我而言,短剧情才更有现实意义。所以这两天都会自己在脑子里琢磨,老师布置的热点事情,思维还是有点打不开,需要刻意练习和积累。比较能上手的还是日常。
简书的日更,我写的都是有一点深度和思考的内容,错过了国庆的盖楼活动,之后一定要坚持下来。绿洲的内容,也坚持在发,但浏览量真的好少啊,好像没有办法吸引到公域流量,不知道是不是和内容的优质度有关系?知乎的问答,也坚持在做,但是没有集中在某一个专业领域,是要在一个固定的领域做回答吗?我的定位是生活日常,每次找问题是到处晃荡那种,没有固定的领域。目前也没有明显增粉,请老师指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