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加林是村子里凤毛麟角的高中毕业生,长得又俊。在陕北一个农村小学里当民办教师。在八十年代的农村,高加林的文化程度是相当高的了。
巧珍虽然是一朵村花,但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知道的是一窝猪生了几个,一亩地能打多少粮食。如果高加林跟她讲《红楼梦》,她一定会争着一双大眼睛好奇地问“那林黛玉那么漂亮,她哪个村的?”
看到巧珍和高加林好了,每天拼命学习文化认字。真心有点心疼这个姑娘,你不是认得两个字就可以缩小和高加林之间的距离的。
二 、最主要的是两个人思想差距实在太大了
文化的差异导致思想上巨大的不同,他们的灵魂永远不在一个频道上。巧珍只想守着她的一亩三分地,她从里到外都无比崇拜她的男神高加林,只想和他踏踏实实过上恩恩爱爱的小日子。她幻想着她和高加林结婚后,地里、家里的活她通通包办。她只要她的男神高加林守在身边就可以了。
但是高加林读了点书,心气高得很。巧珍这只小安雀焉知那高加林的鸿鹄大志。高加林这一介书生根本吃不了农村的苦。他向往大城市安逸现代的生活。所以当他民办教师之位被顶替之后,遇到能帮他实现理想的高中同学黄娅萍就立刻被诱惑了。
黄娅萍在高中就喜欢高加林,因为高加林学习好,长得挺拔俊朗。客观地说,高加林因为和黄是同学,两人文化相近,有共同话题,思想接近。而感情上他还是偏向于巧珍。但是为了能留在县文化馆里,为了能过上舒适的城里生活,也为了他能发挥他的文化知识能力,为了他的理想。他选择了黄娅萍,无情地抛弃了巧珍。
三、 高加林没有想象中那么爱巧珍
被顶替了民办教师的高加林是吃不了农村的苦的,他根本干不了农村的活。是巧珍暗里明里帮他。他是在失意失落的时候和巧珍好的。巧珍成了他心灵的慰藉。他依赖巧珍更多于他爱巧珍。
巧珍这个有着“金子”般的好姑娘,她美丽、纯洁、高尚、善良、自卑。把高加林当男神一样供着,日日为他烧香拜佛。可惜高加林居然嫌弃这么一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姑娘。高加林抛弃了她,她没有怨言不哭不闹,只要他爱的人愿意,她怎么样都可以。
最后高加林被人告发又灰头土脸回到农村。绕了一大个圈,他又会到了原地,真是悲剧啊,造化弄人。他回农村的那天刚好是巧珍嫁人的日子。金子般的好姑娘巧珍没有幸灾乐祸,她反托了关系让高加林重新当回了民办教师。因为她心疼个男人,这个男人是吃不了苦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