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的午后,虹山片区的一方清雅院落里,酝酿着别样的文化生机。以“三迤染墨·酝书院新生 文脉传承·品千秋雅韵”为主题的三迤书院成立仪式,在这里温情启幕。我有幸成为见证者之一,不仅目睹了昆明这座崭新文化地标的诞生,更沉浸式地体验了一场令人难忘的文化雅集。
踏入书院,扑面而来的不是喧嚣,而是一种精心营造的宁静与雅致。签到处的细致指引,茶歇区的用心布置,甚至每一处物件的摆放,都透露出书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周密筹备。那份对细节的关照,让每位到场的嘉宾都感受到了如沐春风的惬意与舒服,仿佛踏入的不是一个仪式现场,而是一位老友精心布置的书斋雅室。这份熨帖,源自于工作人员对文化事业的热忱和对来宾的真诚尊重。
这座被诗意地形容为“镶嵌在烟火人间的水墨砚台”的文化庭院,其愿景深深打动人心——以书香涵养城市气质,用墨韵抚慰浮躁心灵。无论是孩童执笔描红的启蒙时刻,还是文人墨客的尺素往来,三迤书院都立志成为贯通古今的精神渡口,让文脉在此汩汩流淌。
仪式现场,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荣任书院山长的郑千山先生(中华蒙学会副会长、云南蒙学会会长、开明文学院院长)深情阐述了书院传承文脉、弘扬传统的使命担当。执行院长陶俊勇先生则动情分享了这颗文化种子从孕育到破土的动人历程,言语间充满对未来的期许。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属揭牌仪式——在热烈的掌声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吴然老师(其作品《走月亮》等入选小学课本)、刘建明老师、书法名家李森老师以及陶俊勇院长共同为三迤书院揭开了红绸,宣告这一文化盛事正式启航! 这一刻,仿佛能听到文化根系深扎沃土的声音。
而对我个人而言,这份喜悦更添了一层雀跃! 在活动间隙,我有幸得到了心仪已久的书法大家李宗学老师现场挥毫的墨宝。看着那气韵生动的字迹在扇面上流淌,那份“得偿所愿”的欢喜雀跃之情,实在难以言表!这不仅仅是一幅字,更是书院馈赠的一份珍贵文化信物。
随后的主题讲座,由郑千山山长主讲。他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带领我们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穿越千年文脉”之旅。 那些深邃的思想、动人的典故,如同甘泉般滋养心田。这场讲座,堪称一次了不起的文化洗礼,让人感到灵魂深处的充盈与满足,回味悠长。
活动的尾声,一句饱含诗意的邀约在耳边萦绕:“今日相聚,已在书院白墙上拓下首幅人文剪影……春来品茶论道,夏至挥毫消暑,秋深围炉夜话,冬晴晒书传薪。” 这不仅是邀约,更是对一种美好文化生活方式的期许。 当大家带着书院精心准备的文化小礼(那份心意满满的“感谢与邀约”)转身离去时,心中已埋下了再聚的种子。
礼成,是开始的号角。三迤书院以《诗经》“如竹苞矣,如松茂矣”的蓬勃意象,宣告其扎根春城文化沃土的坚定信念。这座浸润墨香的新生庭院,不仅为昆明点燃了一盏不灭的人文灯火,更以其筹备的用心、活动的温度、文化的深度,为每一位参与者——包括我——留下了如沐春风的美好印记。这缕春风,是文化的温度,是传承的力量,也是我们共同守护的精神家园。愿常聚三迤,共沐书香墨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