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了电影《夺冠》。我们八十年代新一辈的精神脊梁,一个是张海迪,一个就是女排。
电影真是拍的不错,像是纪录片,但是感人的情节贯穿始终,源于史实,又超越出一种精神。
巩俐演的特别带劲,从外表,到眼神都带着一种酷。
 
 
宋世雄的声音,太亲切。
清晰的记得那个冬日的徬晚。读初中二年级,放学没有回家,学校组织我们在礼堂观看比赛,一千多学生,只有九英寸的小电视,其实就是从接到扩音喇叭的收音机里听宋老的解说,真的是扣人心弦。当时赢了两局就已经是世界杯冠军,但是比赛还是要继续,中国队又是以17:15赢了最后一局,七战七胜大满贯!
老爸到学校来找,正好比赛刚刚结束。我们的教导主任,兴奋的大声喊叫,立即组织我们出去游行。等我回家,才知道老爸去啦学校,他说“你们台上的主任,简直就是在狂呼!”那个年代,鼓舞整个国人意气的一场胜利!
 
从陪练到竞争对手,一生的挚友!
 
 
朱婷,演的也特别好,还有其他队员,以及演八十年代老队员那些演员都是职业排球手,也确是有表演天赋!。
几处感人落泪,大家出发前在机场送给陈忠和的毛衣,作为陪练,没去大阪。
陈招娣的葬礼,教练说“都跟上,别掉队!”
郎平说自己“六十岁的心胀,八十岁的骨头!”
最经典的台词,老教练,说“下意识怎么来?训练来的,不是一般的训练,而是千百万次、上亿次不断重复的训练。当你的判断成为下意识的时候,你在赛场上,才可能出现在正确的位置。”
郎平对朱婷说:“你不用成为我,你只要成为你自己。”
真的佩服郎平,在八十年代,成为一个优秀球员,靠的是自己的毅力,和精神!在四十年后,成为一个优秀教练,训练出那些“没精神”的九零后,重新夺回属于我们的奖杯,重新找回我们的精神支柱,靠的就是走遍世界的见识和耐心!
卉202010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