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它是个人身体感官的集合,是极其自我的一种表现。所以,不要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换种角度看事情,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一段时间,销售压力比较大。顾客到展区,我立刻激情澎湃,鸡血满满的投入接待和介绍。当我自说自话的表演完毕,客人总会提出这样缺点或者那样毛病,我只好被动的反驳和辩解。
沟通就这样陷入僵局,结果可想而知,经过深刻的反思总结,我终于找到了问题出在了哪里。
销售是帮顾客找需求,然后根据需求提供商品,让顾客自己选择。而不管客人的需求,只根据自己的利益来推荐,并强硬的塞给对方,替顾客做决定。
以前顾客一说到产品的缺点,比如尺寸过大,我就会很理性的摆事实讲道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尺寸有国际标准,这个款式是目前为止市场上同类产品最小的。总之就是否定他的认知,再给他“洗脑”,以证明自己的专业和他的“无知”。
现在,我首先站在顾客的立场,肯定他的意见。顺带讲一讲是有适合他尺寸的产品,但因为什么样的原因,产品已逐渐面临淘汰。现在的产品确实尺寸偏大,但它为什么偏大,这样的改进有什么优势?都实事求是的一一讲明,再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做一些中肯的指导和建议,然后把决定权交还顾客手上,让他自己想好了,做决定。这样的结果是,顾客觉得介绍很客观诚实,距离一下子拉近了,销售也容易达成了,顾客买得也高兴。
有一段时间,跟家里的老人相处不好,对同一件事情,总是有不同的意见。比如,买东西,我注重的是品质 ,他们看重的是价格;比如,孩子的教育方式,我看到的是更远的个人素质发展,他们只追求近期的考试成绩。
我认为他们思想落后,他们认为我刚愎自用,互不相让的僵持着,剑拔弩张的火药味让家庭气氛相当紧张。怎样才能统一意见,减少摩擦呢?经过总结分析,我明白了自己蠢在了哪里。
在对待家庭长辈的建议时,不管对错,不管准不准备接受,首先从态度和语言上要谦逊,尊重。充分理解他们良好的初衷和出发点,理解他们经历过特殊时代遗留下来的不同认识,然后把估计能沟通明白的想法,诚实告知一二,以达到共识。对于冲突厉害,又是原则性不能让步的,默默的坚持就好了。不能争辩,不解释。时间久了,效果出来了,老人自然也就不会言语了。
有一段时间,辅导小学一年级的女儿作业。讲了一遍又一遍,她依然在云里雾里,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而我那会儿说得泡沫横飞,却得到如此的反馈,气得七窍生烟,立马表演起河东狮吼功来。
反复几次下来,造成孩子越来越逆反,害怕读书,不想做作业。我开始反省,不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如果她不能听懂我的讲解,只能说明我的方法不对,或者趣味性不强。
我是以成人的思维在分析和解题,可不可以设身处地的站在孩子的立场,以她微薄的知识储备,稀少的生活常识和经验,来了解孩子在解析这道题时的难点,再用孩子已有的知识来讲解,就不会存在沟通难的问题了。如此,孩子也愿意把她的想法告诉我,不懂的地方我点化一下,大家都轻松愉快。
每个人,都只在自我的世界里,不难理解会凭空生出那么多矛盾、争议、纠纷,自己也会经常陷入失败的沮丧和不被理解的抱怨里。
如果能真正跳出“小我”的世界,进入”大千”的世界,才能真正拥有身与心的统一,人与物的和谐。
今日看史铁生的散文,伴随着浓浓哲学意味的文字,结合上面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例子,才慢慢悟出这个道理。横向来说,一花一世界,万物都是以自己的视角来组成世界,虽然时空的存在是一致的,但有多少众生,就有多少个世界。纵向来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有生以来,细胞一直更新换代,此时的你早已不是彼的你了。思想认识也会随着阅历和经验改变。你看待事物的方式不同,眼中的世界早已迥异。
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在面对争议、矛盾和沟通障碍时,不固执己见,退后一步,设想一下别人眼中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也就允许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存在差异。
也是通过读书学习,让我能频繁进入了更多高人的思想和世界,才明白原来世界可以这样丰富,还有努力和进步的空间,以期呈现在自己眼前的是一个同样美好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