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毕业刚到上海的时候,大概99年或者2000年,徐家汇有一家真汉咖啡剧场,那里留下了我太多美好的回忆。后来听说由于不赚钱剧场关了开,开了又关好几回,再后来就没什么消息了。那时候到了周末,我经常会在这里呆一个晚上。真汉咖啡剧场的布置很特别,周围一圈是咖啡桌,中间是一个舞台,每次上演的都是经典话剧,比如阿加莎系列。到了这里先喝上半小时咖啡,然后看一部经典话剧,再在门口的豪享来吃个几十块钱的牛排,那种浪漫周末的感觉,满足了我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所有期待。

二十岁出头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时候,出差去个杭州都感觉像是要去度假一样。我大学毕业的前三个月迅速跑了一圈中国的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青岛、天津。虽然我最好的朋友中没有一个是上海人,甚至我不喜欢上海菜、听不惯上海话、还讨厌上海人的婆婆妈妈,但最终我发现只有上海能让我产生那种安家在此的感觉。我从小在内蒙长大,如果要我给内蒙一个关键词,那会是“荒远”。后来我去了西安,一座厚重的文化之都,我在这里读高中上大学度过了十年快乐的时光,但西安对我来说总像是一个回忆中的城市。无论走到哪里,我始终觉得我就是西安人,西安这座城市也总是在我的梦中出现。只是,我最终选择的城市,也许应该承载更多的激情与动荡。
真汉咖啡剧场关闭之后,我也去安福路的话剧中心看小剧场,但那种感觉不可同日而语。后来多年之后我去北京,朋友带我去看类似真汉的小剧场话剧,但已然没了那种感觉。我后来一直思考,到底是我变了,还是真的再也找不到那种浪漫的感觉了。可能变的还是自己吧,那种少年时的心境很难再回去。那种几十块的牛排就能吃得心满意足的状态,真是难忘啊。我每次回忆过往的时候,没有一次特别畅快的欢笑是因为钱财和世人认可的那种成功,而每每都发生在夜市的同学聚会中、发生在雅鲁藏布江的篝火晚会上、发生在漫天星夜的路上……
就和真汉咖啡剧场的话剧一样,我们怀念的,始终还是那个时候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