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个月,台剧《想见你》火爆了整个朋友圈,每天都有人截图发照片。我也是因为看到了流量,再加上视频推荐,点进去看了。起初,看了第一集,就匆匆地下了一个定义,又是校园青春爱情片。再加上女主不是我的颜值菜,于是果断放弃了追剧。后来,剧荒。又再次捡起这部片,用心的看了两集之后,发现自己已经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我花几天的时间一下子追到了更新的集数,让我坚持追下去的是这部片子满足了我对爱情的向往,同时又让我一直处于思考中。对,我就是很喜欢烧脑的电视剧。
我记得是看到了19集才解答了我之前所有的困惑,带着最后的疑问,陈韵如到底是怎么死的,我一路坚持到了最后一集。看完之后,我陷入了思考。陈韵如的人生不就是我大学之前的人生吗。初中的时候,有一天一个我上铺的女生跟我说,你有时候看起来很可怕,特别是你那个眼神。我知道她说的意思,那个眼神就是我生气时候的表情,或者是对某件事情很厌恶时候的表情。她们说,很可怕,最好不要有那种表情,瘆得慌。那个时候的我,郁郁寡欢。身边有一两个特别要好的朋友。虽然我的成绩一直是班上第一名,但是我总觉得自己的人缘不是很好。她们很容易跟别人打成一片,但是我的世界里好像只有他们两个。因此,我害怕失去,我珍惜三个人的友谊。不懂我的人,就只知道我不爱说话,沉默。我也一直默默地一个人做作业,一个人走路回家,一个人在夜里哭泣。母亲的话,就像是圣旨一般。她说我该怎么样,我就怎么样。那个时候我的还没有到叛逆期,也习惯了逆来顺受,不会去争取或者辩论一下,高三的高强压力更是让我陷入自己的小世界,我跟自己较劲儿,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在我身体现的淋漓尽致。别人很难走进我的世界,因为我的门从不打开。
大一的我就像是脱了缰的野马,又或者说是因为高考的不顺意,我想在大学里过得不一样,这样可以渐渐磨平我伤心的三年高中。一开学,报名参加社团组织活动。面试三场,通通过了。于是,在三个组织里面一待就是三年。三个组织里面认识了很多很多朋友,最好的朋友也是组织里面认识的,所以我很少待在宿舍里。一直宿舍改造之后,我很长时间都待在宿舍里,他们就笑话说,原来你不愿意待在宿舍是因为嫌弃它丑啊,他们这样想,也是挺好的,要不然我总觉得像亏欠了她们什么一样。我不知道自己有多活动,只知道每一分每一秒,我都在奔跑。我不怕累,反而很享受这样的奔跑与忙碌,因为被需要。很多学妹们会找我说心事,我会跟他们分享我的态度,以及节假日的时候跟他们送点小零食还有买的书。也许,在他们眼里,我算是一个知心大姐姐吧。我觉得那个时候的我,就像是黄雨萱附身,活泼可爱,聪明能干,天真善良,有很多男孩子追我,但是都跟我成了朋友。因为朋友来之不易,恋爱不是生命的常态。
现在的我,时而黄雨萱,时而陈韵如。或许,每个人都是一个双面体。如果你是善良的,自然会激发一个人善良的一面;倘若你是怀着不好的心思,那么你自然得不到另一个人的真心相待。
生而为人,清澈善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