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道即规律,显化在人的身上,即要有德,只有符合道的规律做人做事,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反之,处处受阻,百般不顺。
2、《心经》
全文共260字,却包含了修身的不二法门。众生皆具如来智慧,万法在心,勿需外求,本自具足。
3、《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4、《传习录》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5、《曾国藩家训》
我觉得曾国藩是中国传统古代知识分子最后的倔强,人人皆可成圣人,只要按照圣人的标准去做即可。人人都有缺点,但圣人和凡夫的区别在于,圣人觉察到缺点之后会改,而凡人只会自欺欺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