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冬至:和气新萌,日复初长

冬至:和气新萌,日复初长

作者: 岁时札记 | 来源:发表于2021-12-20 23:16 被阅读0次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21日23时59分,冬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夫冬至之节,阳气始萌。古人认为,“冬至阳生春又来”,从冬至日起,天地间的阳气初生,一个新的循环自此开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节气。三千年前,人们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河南洛阳)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同时确立正午时分土圭影子最长的那天为冬至。由周至秦,皆以冬至为岁首。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以元日为岁首、冬至为冬节。虽由“年”变为“节”,却地位不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宋时,冬至和岁首并重。《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民间无论贫富,添置新衣,置办酒食,祭祀先祖,往来相贺。宫中的庆贺仪式感更强。《宋史》记载,在冬至前三日,官家移驾举行大典的大庆殿就寝,并于冬至日举行大朝会,百官朝贺。又有太史局刻漏计时,每过一刻,鸣鼓一声,官员手持牙牌报时。宣德门外,画鼓、号角依次排开,鸣角将歇,鼓声骤起,煊煊赫赫的泱泱大国风范。

彼时,冬至为法定假日,汉代时连休五天,到了宋代就变成七日。朝廷休假,君不听政;民间歇市,阖家从乐。虽然现在的冬至已不复往日“馈送节仪,举杯相庆,祭享宗禋,加于常节“的热闹,但曾经的习俗在饺子、汤圆、羊肉汤这些吃食上还留存一丝印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约是冬至天寒,我们总期待食物赋予的力量,而冬令进补也正好符合季节“藏”的特性。《易经》有“冬至阳生”的说法。人们认为“气始于‘冬至’”,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冬至补一补,一年精气足。”可适当多进温补助阳、养阴益气的食物,如羊肉、山药、莲子、大枣等,增加热量以御寒邪。

冬至一阳生,天时转日长。从气象意义上一年中最冷时节的开始,却因为阴阳流转,给了人一份有关“温暖”的慰藉和期许。不过这样的阳气萌动太过悄然无声了,人要想在一片荒芜的世界里守望万物复苏,还得要再做点儿什么才行。

从前,冬天可能是最能打磨人们心性的季节。农耕社会,春耕、夏耘、秋收,繁忙劳碌,只有冬季,事少无聊,又觉长日寂寂、长夜漫漫,总要做点什么好熬过荒芜萧瑟的寒冬。于是,就有人琢磨出画消寒图这个事儿。《帝京景物略》里说:“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从前人们没有足够的御寒条件,一怀通达、明媚的心境,足以消弭一冬苦寒。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纸上画成,窗外春回。

静而无扰,悄悄等待暖熏熏的太阳和软绵绵的煦风。

相关文章

  • 冬至:和气新萌,日复初长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今日酉正初刻,冬至。 夫冬至之节,阳气始萌。古人认为,“冬至阳生春又来”,从冬至日...

  • 冬至:和气新萌,日复初长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21日23时59分,冬至。 夫冬至之节,阳气始萌。古人认为,“冬至阳生春又来”,从...

  • 冬至,孕育着春的气息

    冬至是个极其特殊的时节,有说冬至大如年,也有说冬至是冬天,更是春天的初萌! 虽已冬至,依旧没有雪的消息,太阳照常穿...

  • 冬至冬至,幸福必至

    岁月匆匆,料峭又一冬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一念冬来,一念雪落 从今千万日,此日又初长 冬至,深冬的问候 落了谁...

  • 和杜甫《至后》诗一首

    原诗 : 至后 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 远在剑南思洛阳...

  • 物本功坊丨端午·记

    WUBENGONGFANG - 品鉴传世|雅室生活 - —— 端午临中夏 时清日复长 ...... 石榴花染红了初...

  • 冬至一阳复生

    冬至剥尽昼始长, 一阳复生春先萌; 须忍严寒才计九, 雷藏地下蓄势能。 复以修身动而顺, 健主无妄育元亨; 再启年...

  • 【声声慢】春光刚好

    叔丁 春光刚好,收拾心情,清溪再放兰舟。 喜新荷叶初长,映水含羞。 穿旧苇连新苇,黑鸟来、独立梢头。 更邂逅、八萌...

  • 七绝 翠湖春晓

    小荷新破窥鱼乐,细柳初萌逗鸟啼。 更有杨花君未识,随风时复戏春堤。 ——淡水泉《翠湖春晓》

  • 年纪越大越发现,健康并不只属于自己。

    从今千万日,此日又初长。 愿有人问你粥可温,愿有人陪你立黄昏。祝145班战友,冬至快乐! 我们年纪越大越发现,健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至:和气新萌,日复初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rdzltx.html